2020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积累——防控疫情,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目录
1.拉近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青年的距离
2.防控疫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艺
3.文艺的根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4.在传统节日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提升中国对外“文化话语”软实力,创建多元立体化传播格局
6.【守正创新强自信·系列高端访谈】坚定文化自信 提升治理效能
7.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8.抗疫标语:不同表达 相同暖意
9.山东: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激活党性教育
拉近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青年的距离
2020-02-03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李迅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国人妙趣横生、灵气洋溢的中国式生活品位,造就了中国人生生不息、自强担当的生命精神,是生而为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社会实现现代化转型的文化基础。在这一进程中,面向青年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跟上时代发展、把握青年需求,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传承与弘扬,已使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复兴之势。当然,也应清醒认识到,当下我们一些青年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的现象依然存在。为扭转这种困局,应拉近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年的距离,应凝聚青春力量来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规律与内在发展逻辑的必然要求。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这一优点在某些局部也给一些青年带来了距离感。优秀传统文化在一些青年看来似乎缺乏“文化亲和力”,最终有曲高和寡、阳春白雪之嫌。有鉴于此,应拉近当下青年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让青年走近、走进优秀传统文化。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充分说明了文采对文章传播的重要性,它对在青年中如何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颇有现实意义。青年群体的流行文化多贴近青年朝气蓬勃的特点,所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上应符合青年的审美特点,打造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年轻态”传统文化。
将吸引青年的亮点和元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发和传播有机结合,把握和利用好互联网平台,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青年的生活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使其成为引领青年成长的“正能量”。比如,孔子弟子曾点心仪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表达了豁达、乐观的人生境界,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畅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国人妙趣横生、灵气洋溢的中国式生活品位,造就了中国人生生不息、自强担当的生命精神,是生而为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青年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生命智慧”,是历代先贤为后代子孙留下的关于生活旨趣、探寻人生大道的宝贵财富,是青年成长的养料。当前,个别青年一时出现了思想空虚、生活迷茫、理想缺失等问题,也面临着如何规划职业、发展事业、经营感情等成长困惑,这些都能在优秀传统文化里找到对症的良药。
“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价值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发展观,“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的能力培养观,以及“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生命要旨等,无不是值得加以阐发并引导青年成长的思想精髓。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气息、生命智慧,结合当下青年的生活形态,及时回应青年的困惑,从而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心里,最终唤醒文化基因,让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中落地生根。通过这样一种文化体认,由表及里、从浅到深地引领青年夯实道德基础,深化文化素养,修学储能培养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与担当道义的文化意识,成为具备中国文化根基的“新青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青年安身立命根本的同时,也应让青年群体作为新生力量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源头活水,推动文化创新,孕育民族力量。
大力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青春元素,积极参与青年生活,以贴近生活、贴近青春的形式与内容拉近与青年的距离。在宣传手段、活动形式上洋溢青春气息,通过举办主题论坛,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得具体可感、生动有趣,进而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针对青年的文化理念,也应该是面向所有国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它强调了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人生发展的自信,也提醒我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落实到实际,注重经世致用,散发生命活力。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命,才能真正呈现出春意盎然的气象,才是真正的大学问和真功夫。
100多年前,梁启超写下了《少年中国说》,畅论中国青年的历史职责,慷慨激昂地呼唤“少年中国”。“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历经百年探索和发展,今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进。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通往现代化道路的必然之举,也是当下中国青年的时代使命。朱熹《春日》诗有言:“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一定能迎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万紫千红的新时代!
防控疫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艺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0-02-03 09:52 作者:满羿
随着“新冠病毒”防控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投入到了创作之中,并迅速产生了一批以防控疫情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大部分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初衷是通过作品表达对防控一线人员的敬佩和慰问,对科学防控的宣传以及对老百姓的安慰,但是最近由于作品层出不穷,质量参差不齐,也引起了人们的一些争议、不满和批评。
那么,在防控疫情期间,人民群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艺作品呢?
在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因为防疫需要足不出户,再加上包括传言四起、疫情变化、缺乏科学知识等诸多因素,必然会产生害怕、担忧、悲伤、焦虑等不良情绪,客观上他们需要通过良性方式排解这些不良情绪,稳定内心。这有利于精神健康,也为身体健康提供保证,而这自然就需要文艺作品。
他们可以通过文艺作品来抒发和宣泄不良情绪,通过审美达到精神愉悦,通过消遣驱赶无聊,通过适当的精神娱乐缓解心理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老百姓所需要文艺作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
当然,这里的“娱乐”必然是“轻娱乐”或者说适度娱乐。毕竟防控“疫情”是让人不得病,这就需要保证人们情绪的稳定,避免大开大合、大悲大喜,因此过于喧闹、“折腾”的文艺作品或者节目确实不适合当前。
同时,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应注意到“防控疫情”不应该成为一般老百姓生活的全部。传统相声中有一句词是非常辩证的:糖多了不甜、盐多了不咸。如果我们现在新的文艺作品忽视了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忽视了文艺创作应该有的规律,忽视了文艺作品“美”的原则,忽视了文艺作品的质量,把文艺当成了宣传口号、大标语,那么只会适得其反,增加人民群众的厌烦情绪,甚至无形之中会增加“恐慌”心理。
从目前来看,在个别“作品”中出现了“假大空”的问题,词语煽情,但缺少真情实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内容层面上说,就是要写真事,说实话,以小见大。例如上海的金岩、马春然等人将“好心市民给医务人员送饭”的新闻消息改编成了快板书小段,没有过多的煽情词汇,朴实无华,反而更显真挚。同时作品幽默、符合快板书艺术规律,演唱中加上了俏口等技巧,更易于接受。这个作品虽然不大,但是符合了当前对现实主义作品或者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要求。
另外一些科普宣传内容的作品和通过疫情讽刺不良现象的作品也是值得提倡的。例如李少杰创作的关于介绍此次冠状病毒的快板小段。他是在查阅了准确的科学资料的情况下创作的,再利用说唱艺术“接地气”这样的特点,通俗易懂。这样的作品非常适合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
北京小伙子张超创作的快板《洗手绕口令》,通俗实用,还能展现作者嘴皮子功夫。谢岩创作的单弦《为逆行者点赞》言之有物,古曲新唱。云南曲艺家创作的批评乱食野生动物的作品也具有针对性,符合老百姓的心理。
从服务对象上来说,文艺工作者必须明确一点:你的创作是为了谁,为了什么。一些作品的本义是歌颂或者鼓舞广大医护人员的,但现实的问题是,一线医护人员忙不过来,顾不上看这些作品;从一线暂时下来的医护人员要保证休息,也未必想看这些作品。而如果这些作品再不接地气,缺少实际生活,一般老百姓根本不会去看,最后就成为“为歌颂而歌颂”,“为鼓舞而鼓舞”,反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从表现形式上看,作品要与当下流行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语境相结合。例如漫画《热干面》,用美食来代表全国不同省市的人民,以对热干面的祝福来表达全国人民对武汉人民的祝福。想法独特,形式创新。
从传播形式上看,文艺作品,包括电影电视,在当前必须要利用并适应网际传播。像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放《囧妈》,虽然引起了行业内部的争议,但是从实际效果上看,应该是符合群众需要的。目前爱奇艺、优酷、腾讯三家视频播放企业也加入了播放院线电影的队伍中来,不管未来是否会对电影行业有所冲击,至少在特殊时期,这种行为是有利于人民群众平稳度过的。
总之,在防控疫情时期的文艺创作,要厚积薄发,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越要认识到创作的目的和创作的对象。现在,应该伏下身去,踏踏实实寻找素材,为创作做好准备,不要轻易就大拨儿轰,随大流,匆忙上马,生产一堆“帮倒忙”的“残次品”。(满羿)
文艺的根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2020-02-03 10:14:20 来源: 人民日报
新春佳节之际,“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走进脱贫攻坚第一线
文艺的根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人们可以从优秀文艺作品中获得精神滋养,更坚定地迎着困难向前迈进。在脱贫攻坚最吃劲的此时,尤为需要文化助力
我们的文艺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是接受人民检验的文艺,这是社会主义文艺本色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这场书写在中华大地上的人类史诗,需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巨越向前。冲锋号就是命令,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新年伊始,在全国范围内,“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火热开展。中央宣传文化部门以国家级贫困县特别是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内的深度贫困县为重点,共派出240支乌兰牧骑式文化文艺小分队,分赴150个国家级贫困县各乡镇村开展慰问演出、文艺辅导、展览讲座等活动。各省(区、市)也积极策划下基层文化文艺小分队项目,全国各级共组织近两万支文化文艺小分队,走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激发干部群众决胜小康的雄心和信心。
人民需要文艺:基层的乡亲等着呢,那里的艺术爱好者等着呢,祖国明天的小观众们等着呢
人民需要文艺。人们可以从文艺中获得精神滋养,更坚定地迎着困难向前迈进。在脱贫攻坚最吃劲的此时,尤需文化助力。各文艺院团在多年赴基层公益演出过程中,深知基层对高层次文艺演出的需要,越是下到村镇,观众就越多,就越是像过节一样热闹。这种体验让每个参与其中的艺术工作者深受震撼,大家都知道,基层的乡亲等着呢,那里的艺术爱好者等着呢,祖国明天的小观众们等着呢!各院团根据自身艺术特色,合理安排各类演出资源,结合各地扶贫工作重点、风土人情,精准匹配基层一线需求,精心策划演出内容,把贫困地区难以看到的多种高质量艺术作品送到百姓身边,为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加油鼓劲。
中央芭蕾舞团来到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特意选择当地人流量最大的丢包广场进行户外演出。“我们和当地联系时,电话那边就兴奋得不行,说这边乡亲们都盼着呢,把最大的广场都留好了!”中芭工作人员回忆。江城思源实验学校老师张红芬说:“艺术家们不仅带来平时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经典舞蹈,还有专业讲解,好多人都是第一次看芭蕾舞,但是大家都‘看懂了’‘看进去了’”。
江城县民族文化工作队的声乐演员卫婷听说中芭要到这里来,激动地和同事一早就站在排练室门口张望:“特别高兴能有国家院团来指导业务,我们很缺乏专业老师。”工作队里的舞蹈演员中几乎没人系统、专业地学过舞蹈,大多凭借个人爱好模仿学习。当中芭演员在排练室练习时,工作队演员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一边悄悄模仿。
此次文化进万家活动中,中国文联走进2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多样化活动。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声表演艺术家牛群担任文艺活动主持人,节目深受老百姓喜爱。牛群说:“老百姓需要我们,我们的艺术才有价值。”在山东济南莱芜区,文艺志愿服务队协助当地打造文艺大舞台,让当地百姓成为舞台上的明星。
文艺需要人民:文艺只有在人民中才有生命力、影响力和战斗力
我们的文艺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是接受人民检验的文艺,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色。国家京剧院坚持将慰问演出与基层基地共建相结合,帮助基层剧院排演剧目。中国交响乐团与山西静乐县签署帮扶协议,对当地7个合唱团进行全面辅导,显著提高当地文艺工作者水平。“声音位置打开一点,不要在嗓子眼。”“声音直着出去,不要拐弯,不要加花。”中央歌剧院在每次慰问演出时,都会开展声乐大师课活动,毫无保留地向当地爱好者传授经验和技巧。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队伍不仅为百姓送去精神食粮,更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留下一支不走的文艺队伍,持续带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青年舞蹈家饶子龙是广场舞专家,他积极向当地人学习侗族多耶舞,并将多耶舞融入广场舞中,不仅让老百姓跳起来更带劲,他自己更是受益匪浅。画家刘殿卿和当地画家一起探索三江农民画和中国画特点,共同创作,也让他深受启发。合唱专家孙兢兢在教侗族群众唱《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时遇到歌唱技术上的困难。孙兢兢在主动熟悉和了解侗族文化后找到切入点,逐步引导大家从侗族大歌的自然状态中找到《我爱你中国》的豪迈。
评弹演员陆锦花和当地音乐、曲艺爱好者埋头创作一个星期,侗族当地文艺爱好者对自身文化的坚守和情怀让她触动很大。这次他们共同创作出评弹与侗族音乐结合的《山歌好比春江水》,做了一次不同民族之间的曲艺交流。
文艺热爱人民:在脱贫奔小康、共圆中国梦的征程上,文艺永远与人民在一起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要热爱人民,热爱人民是文艺工作者本分。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中国歌剧舞剧院携歌剧《盼你归来》在河南兰考慰问演出。演出现场设在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镇张庄村文化广场。“中!”“太得劲了!”村民们兴奋地说。演出结束时,很多老大爷、老大娘都不想走,一位老大娘握着女演员的手心疼地说:“噫!手好凉啊!”女演员眼睛瞬间湿润了,她说这些观众就像自己的父母叔婶一样亲切,一想到自己演的角色就是台下的他们,心里就格外暖。剧组创作人员和演员在演出间隙,分别赴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焦裕禄精神体验教育基地等地参观学习,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与焦裕禄亲属、焦裕禄干部学院有关人员进行深入探讨,为这部讴歌“焦裕禄精神”的现实题材歌剧今后的打磨积累经验。
中国广播艺术团此次先后赴广西三江县、吉林通榆县等国家级贫困县开展慰问演出。冬天的吉林格外寒冷,但广播艺术团演员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演出,精湛的表演不时获得观众热烈掌声和笑声,有的观众在歌声感染下,情不自禁地来到台上与演员们共舞互动,气氛热烈。当得知一位住户因事未能到场观看演出时,演员们就到这位住户家中即兴表演,把文化送进百姓家中。演出结束后,演员们走进贫困户家中聊家常、话未来,倾听脱贫、扶贫的感人故事,受到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群众的精神鼓舞,更加坚定广播艺术团助力文化扶贫的决心和信心,也为反映脱贫攻坚历程的艺术创作积累素材。
文化进万家是一项活动,更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这一本色的实践之旅。在脱贫奔小康、共圆中国梦的征程上,文艺永远与人民在一起!作者:张宜 《人民日报》(2020年01月31日08版)
在传统节日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1-23 04:15
作者:李明(郑州大学博士后、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性、节律性、传承性、全民性等特点,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价值观念,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春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文化契合,在春节广泛开展民俗文化、文艺惠民、公益帮扶、文明新风等文化实践活动,有利于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形态”向“生活形态”的回归,增进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以民俗文化守根
民俗文化是年深日久的生活习惯、情感积淀和文化记忆,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个性特征、精神风貌和文化标识,具有广泛的群众认同性和深远的价值引领力。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资源。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饱含着浓烈的亲情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是最能展示民俗文化的舞台。春节期间的民俗文化活动包括挂灯笼、写春联、粘窗花、贴年画、包饺子、吃年夜饭、放鞭炮、看春晚、祭灶、请福、守岁、拜年、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逛庙会等。在新春佳节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往往比单纯的道德说教更生动、更广泛、更有效。民俗文化所展示的价值内涵和独特魅力,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人民,也最能集聚人心、集聚情感、集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春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就是要把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融入社会环境和生活场景,用主流价值观念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文明新风。同时,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民俗流变,有利于绵延和承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彰显其时代价值和永恒魅力,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以文艺惠民铸魂
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一言以蔽之,文艺是绝佳的精神食粮,触及人的灵魂,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春节期间,人们跋涉千里与亲人相聚,享受团圆之乐,在放松身心、安顿精神之时,尤其需要以文艺的力量来营造繁荣、安定、欢庆、祥和的社会文化氛围,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
文艺是价值的载体,价值是文艺的内核。在千家万户阖家团圆的节日里,积极开展体现时代特色、突出社会潮流、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以精彩的文艺活动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以直观的价值表达影响人、培育人、塑造人,有助于让人们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通过各类文艺作品、各种文艺活动传递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公益帮扶暖心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助人为乐、团结友爱、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超越时间和空间,贯穿于历史发展的每一个时期和每一个领域,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营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公益帮扶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具体体现。在亿万游子归家团圆的新春佳节,组织好各类公益帮扶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是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以公益帮扶暖“心”,就是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广泛调动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积极搭建各类平台,推进公益帮扶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学校、深入家庭。扩大公益帮扶的辐射作用,激发人民群众关心社会的热情,把公益帮扶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把善行义举的真情传播到人们心间,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形成同频共振、同心同向的强大正效应。
以文明新风育人
良好社会风尚能够温润心灵、引人向善,促进社会和谐运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春节是社会文明风尚的良好展示台,也是社会陈规陋习的集中爆发点。餐桌豪饮斗酒、公路抢车占道、景区乱扔垃圾、庙会踩踏文物、聚众参与赌博等,这些不和谐的音符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必须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共筑美好生活的文明新风,用文明新风展示优良美德。
弘扬文明新风,就要积极倡导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服务、文明经营、文明执法等,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文明规范,引导人们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同时,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抵制封建迷信、陈规陋习和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打击防范黑恶势力和非法宗教势力,倡导科学文明卫生绿色的生活方式,把不良风气压下去,把良好风尚立起来。广泛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三下乡”活动、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和礼仪礼节、礼貌活动等,通过有温度、有年味、有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任何一种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确立,都有其固有的文化根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扎根、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传承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回家过年”的美好期盼。借助春节等传统节日,可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准对接,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深度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大众化,接地气、贴民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23日 06版)
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生机新活力
本报记者 张 烁
2020年02月03日08: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每到春节,校园里也总是充满“年味儿”。
从东北平原到河西走廊,从齐鲁大地到贵州苗寨,编钟、马头琴、南音、渔歌号子、采茶戏、梆鼓舞、京剧、川剧、皮影、年画、刻纸等数百种传统文化正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以美育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画面】 每年举办“春联来了”活动,江西省赣州市文清路小学的场面蔚为壮观。最多的一次,7000多张课桌摆在操场上,7000多个孩子同时挥毫泼墨,一笔一画,工工整整,神采飞扬。
“万事顺心如意来,五福临门鸿运开”“翰墨飘香歌盛世,丹青亮彩写华章”“宝地丰年升喜,华堂嘉岁入祥”……教师章晓璐一一查看学生们的作品,十分欣慰。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书法?“这就是传承的力量。”文清路小学校长刘艳琼笑着说:“书法有着汉字的画面美感和韵律美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孩子们学书法,不仅是让他们写得一手好字,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在这个过程中养成持之以恒的珍贵品质,净化心灵。”
“字如其人,立品为先。”书法教室后面,8个大字格外醒目。“我觉得,练字就是‘练人’”,小姑娘邓可欣认真地说:“学书法以来,我觉得自己能更容易地静下心来。”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有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一个人要注重拓宽胸襟、涵养气象,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叶朗说。
那么,如何有效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呢?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校长王欢认为,这不仅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更要研发其育人模式、育人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个热闹的场景,希望它能真正住进孩子心中”。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内涵,很多学校做出了探索。在北京顺义区杨镇中心小学,“龙舞狮舞”课程开设多年,孩子们舞龙行云流水、舞狮欢腾跳跃,践行着校训“诚爱勤勇”中能合作、敢吃苦、耐磨炼的精神内涵;在广东佛山市石湾第一小学,把“陶美、陶技、陶品”确定为陶艺教育的目标和方向,通过教给学生制作陶器,涵养他们的审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让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
用好课堂,贯穿教育各个环节
【画面】 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松桃瓦窑四面花鼓代表性传承人龙云辉,是当地赫赫有名的“鼓王”,却一度遇到“无人可传”的尴尬境地。“身边的人都劝我放弃,‘花鼓舞不能当饭吃’,不如外出务工。”龙云辉说。
“今天我教大家一个‘推磨鼓’,首先,我示范一下第一小节。”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的操场上,龙云辉的课开讲了。
这所学校的大课间与众不同。学生们人人拿着两个拴着红、黄、绿三色绸子的鼓槌,随着鼓点舞步飞扬,跳起“花鼓操”。“花鼓舞没有伴奏,只有鼓点,边打边舞,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就把花鼓舞改编成‘花鼓操’,人人都能跳、人人都会跳。”龙云辉很有成就感,他在学校开展分层教学,还收了一大批学得快、能力强的“徒弟”学花鼓舞。
“学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要想更好地传承,就需要加强学校的力量。”龙云辉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就要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学校+传统文化”,碰撞出了传统文化新的生机。在山东淄博市齐陵第一中学,民间剪纸打破了学科的界限,语文课上,融入与剪纸有关的成语故事和古诗词,数学课上,直接用剪纸讲起倍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等概念;在广东佛山市南海中学,粤剧文化不仅是唱段,还是语文课上的汉语韵律、美术课上的粤剧脸谱、体育课上的粤剧身段韵律操,甚至是信息技术课上的粤剧视频作品。
在清华大学“京昆艺术文化传承基地”,学生们常常排长队等待入场。基地陆续邀请梁谷音、周秦、李鸿良等京昆名家、学者作客“艺术名家讲堂”,讲授戏曲审美、解读戏曲文化。
高雅艺术进校园,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13年来,我们在国家级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高校的演出中安排了京剧、昆曲、黄梅戏、秦腔等剧目,共组织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31个省(区、市)的高校演出近3800场,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剧目占80%以上。”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万丽君介绍。
历久弥新,关键在于创造创新
【画面】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我国三大传统木版年画之一,可在山东潍坊市寒亭区实验小学的推广,并不那么顺利。“家长不太理解,我们出去到社会上做活动,也经常遇冷。”寒亭区实验小学副校长李丽丽说。
“问题的关键,是要挖掘适合学生学习的年画题材,不能墨守成规。”教师陈敬华将年画融入西洋画的构图、色彩,选取孩子们喜欢的图案,让年画可亲可爱。为了争取家长支持,老师们还在家长会上耐心讲解,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一张年画。
“我们潍坊是风筝之乡,我从孩子学校那里学了年画,觉得很好看,可以把年画图案画在家里销售的风筝上。”有家长来了灵感。
春节前,孩子们不仅印了年画,还穿着红衣肚兜、扎着两个发髻,跳起了自编的配乐舞蹈《年画娃娃》。年画也不仅仅是“画”,在孩子们的巧手下,变成了墙上的“年画故事”、身上的“年画衣服”、怀里的“年画抱枕”……“我想把杨家埠年画画到世界各地!”小姑娘韩妙可一脸骄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后,怎么“留下来”?扎下根来后,再怎么“走出去”、扩大社会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这是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传承路径。通过传承的路径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就是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
2017年初,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关键是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关系。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周荫昌说。
前不久,北京育才小学举办了“国粹声香”京剧节,小演员们一板一眼,表演起《空城计》《穆桂英挂帅》《红色娘子军》等经典唱段。“孩子们不是停留于刻板的模仿,而是在认真学习揣摩的基础上展开独立思考,在传统经典中融入了当代少年的创新灵气,注入新时代的美学内涵。”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副校长朱绪兵说。
“强队伍、优资源、进课堂、出教材、搞活动、进社区、重交流、贵创新”。如今,很多传承学校的创建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传承项目本身,而是借创建活动来激发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动力,破解制约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一些难题。
“通过创建活动,学校艺术课程开课率提高了,艺术课外活动普及面扩大了,艺术教师队伍壮大了,艺术教育设施设备条件改善了,中小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提升了,各学校艺术教育开拓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王登峰介绍。
提升中国对外“文化话语”软实力,创建多元立体化传播格局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0-01-21 17:23
作者: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王雪莹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发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面对长期以来西方文化在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社会体系等方面对中国形成的天然排斥、不同文明下的客观壁垒,以及西方部分媒体宣扬“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歪曲事实的舆论,中国需要进一步提升对外“文化话语”软实力,增强国际文化传播能力、对外话语的文化感召力和公信力,才能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提升中国对外文化话语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需要创建多元立体化的传播格局。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中国是开放的中国。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需要更好了解中国。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纵深推进的当下,中国应从四个方面先行建设:深化人文项目交流、拓展图书海外流通、提高外译翻译质量和推广汉学教育事业。
一、强化国家对外文化特色项目优势,创新交流方式,传播中国声音
中国从21世纪之初提出中华文化“走出去”建设方针以来,推出各类对外文化项目。其中以1995年的“大中华文库”国家重大出版项目、自2004年开始设立的“孔子学院”项目以及2010年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为代表,至今已形成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交流传播平台。中国对外文化传播,通过发挥平台的文化、学术、语言交流等各自优势,把中华传统文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念传播给世界,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话语”软实力。
一. 在对外交流的发展方面,“大中华文库”项目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视角。自1995年开始,该项目将先秦至近代的大量中华经典文献,如中国医药、科学、人文等典籍,以不同语言和文本形式推送给世界读者,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在此平台的影响下,典籍外译的专业性学术组织及研究中心相继建立,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二,在学术对外交流方面,“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作为传播中国价值和主张的学术思想平台,发挥着对外推广中国学术的作用。中国各界学者以学术成果形式向海外传播当代中国哲学、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社会等领域的新发展、新思想,让世界读懂中国,提高中国学术在世界学术界的话语地位。第三,海外孔子学院是世界各国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窗口,具有中国直接同各国学界尤其是海外汉学界合作与交流的国际交流优势。孔子学院的对外影响范围最为广泛,面对海外500余所孔子学院及1000余所孔子课堂,需要推出更多形式的语言和文化项目。因此需要进一步创新语言交流模式,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体现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塑造良好的中国文明形象,为提高中国对外文化话语软实力作出贡献。
二、综合运用媒体资源,提高中国图书海外发行力度,传播中国声音
中国主动参与世界图书舞台的“对话”,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最为有效的方式。目前,中国在国际上面临着“话语逆差”的问题,能够影响世界价值观的话语力量仍然不够。现在国际舆论格局总体是西强我弱,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在遇到西方文化的排斥和阻力时,中国表层文化活动,如中国熊猫、中国影视文化等不足以消解西方媒体的敌意和恶意排斥,需要把真正反映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伟大成就的优秀作品推向世界。因此中国译者、出版机构和对外宣传三方要使命在肩,共同协作,通过“中国图书海外推广计划”,推动中国的图书文化进入世界人文舞台。
首先,外译图书海外流通模式应寻求多元的传播途径,做好中国图书的输出工作,提升电子书刊对海外汉语文化的影响。当前,综合运用大众传媒,建构互联网空间的图书网络成为国际上新兴运营模式,应加大力度将电子图书按照关键词检索、标签化分类,通过界面友好、操作便利的优质媒体,纳入海外网络渠道,并辅以图书节译、摘译、编译等主题化、片段化的信息。创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电子图书阅览模式,更能有效针对读者群,如以浅显易懂的青少年版语言讲述典籍故事,利于吸引海外青年受众。
此外,实体空间也是重要的图书对外传播途径。开拓中国图书与国外权威出版机构的市场合作是外宣工作中的一项巨大工程。中国的外宣出版机构需要加强与国际知名传媒集团合作,拓展图书出版在海外图书市场的发行渠道,使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具有文化价值的图书顺利进入国外图书市场。为此,中国图书应加强在国际图书市场的宣传推介力度,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利用移动社交媒体,加强与海外图书平台的合作,参与国际书展、文化交流节等店面实体活动,扩大中国图书在海外实体市场的影响力。中国图书只有进入国际主流发行渠道,文化软实力才能提升,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地位才能增强。
三、建立“译者共同体”人才基地,以优质翻译力量,传播中国声音
“译者共同体”,即是来自不同专业知识领域,能熟练掌握外语,通晓国外社会与文化语境的翻译人士。从外译项目的趋势来讲,单靠译者个体翻译个别作品的散点式的文化传播方式,在规模和内容上难以适应当前的国际形势。着眼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中国应该建立若干“译者共同体”翻译人才基地,发挥翻译人才的合力作用,保障翻译质量,为构筑强有力的对外话语体系精准助力。
结合中国文化外译项目的实践,“译者共同体”翻译人才基地可优化“选择文本-翻译文本-输出文本”各个环节。译前,基地部门应做好他文化的市场调研,了解他文化读者的阅读期待,筛选出适合的著作,确保中国外译作品的传播有的放矢。由于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中国话语对其他文化读者的影响力,翻译过程中,基地应与译者有效沟通,确保译者的翻译技能和翻译素养,尤其注重译者对专业知识的积累,最终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在翻译输出阶段,基地应做整体规划,缩短外译后期各个流程的耗时。
四、推广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增设汉语访学项目,传播中国声音
对外汉语教学是全世界汉语教学的“后方基地”,也是国际对话中确保中国语言地位的重要渠道。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汉语教学也正处于国际语言格局的变化时代,中国应着重积极探索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建设,提升汉语的国际化地位。
首先,中国高校在扩大招收汉语言专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留学生的同时,应该多渠道向世界推广汉语教学。高校可与国内外有资质的民间教育机构联合承办汉学教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学,多平台举办汉文化语言培训,扩大中国与世界舞台的语言与文化的交流。其次,国内大学应该增设汉语访学项目和海外汉学研究所,提供多种形式的交流、访学渠道,吸引目的语国家的汉学家尤其是青年汉学家参与中国文化的研究工作,培养更多的对华友好人士,以提高汉学在国际上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教育学界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术研究,通过对国别化教学和教材研究、孔子学院教学和评估研究等,探索更加适合国外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法,把“中国教学方案”推向世界汉语教学,以提升中国对外汉学文化的软实力。
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底蕴,中国一直秉承“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思想。在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地位上,中国要做出有具体针对性、具体路径和具体方式的规划,建设多元立体化“文化话语”的传播格局,以西方受众可以接纳的方式,走入西方文化之中,最终有效传播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传播中国声音。
【守正创新强自信·系列高端访谈】坚定文化自信 提升治理效能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0-01-21 08:19
【守正创新强自信·系列高端访谈】
访谈嘉宾: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文明委常务副主任 贾玉梅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就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作出决定,特别是阐明了文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这是新时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航向标”和“路线图”,是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制度密码”。
从历史沿革的维度看,文化自信和国家治理一脉相承、不可分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改变国家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开始探寻新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但终因脱离中国实际而失败。在汲取前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最终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中国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积累了越来越成熟的中国经验。这些成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探索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聚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从时代发展的视角看,文化自信和国家治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2019年又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召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加凸显了会议的必要性、特殊性和战略性。从国际看,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收官阶段。我们现在所处的正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我们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今天在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进程中,我们更加需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挥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深厚精神支撑,更好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今天的中国,正阔步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走得对、行得通的强国大道上,更加需要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全社会凝聚起团结一心、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要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更加巩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我们党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这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关系我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重大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与当代中国社会理想、奋斗目标、伟大梦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有着鲜明的制度立场,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为基石是其中的重要内核。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党和人民事业的理论之基,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指针,只有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固本开新、永葆生机。当前,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样、思潮纷纭激荡、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统领文化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正创新、固本培元,把握主流和支流、区分先进和后进、划清积极和消极,构建起群众广泛认可、支持和践行的主流价值文化。进一步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决抓好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坚决廓清各种模糊思想认识,坚决抵制歪曲诋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观点,坚决批驳各种别有用心的“唱衰抹黑”杂音噪音,用理论自信坚定发展自强。
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引领作用,构筑精神文明建设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需要先进文化的滋养,也需要共同价值的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中华文化沃土,熔铸于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事实证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守我们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着力深耕厚培、拓展延伸。要不断增进思想共识和价值体认,持续深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教育,大力选树宣传体现时代风貌、彰显时代精神的模范典型,集聚起全体人民的“最大公约数”。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营造积极健康、和谐有序、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用制度、体制、机制来保障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推动主流价值涵育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轨道。
要坚持“双效统一”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助力文化发展驶入快车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文化担负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任务。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凝聚起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强大力量,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此作为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准绳,体现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各环节。要着力建立起与之相符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引导各类文化创作主体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努力做到“两个效益”相统一、双丰收,在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中实现文化理想和价值。要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破解文化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要全面提升文化惠民质量,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文化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缺不缺、够不够”转变为“好不好、精不精”。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牢牢把握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拿出更系统的思路,推出更务实的举措,把“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结合起来,把“输血”和“造血”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抓好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改善文化民生,更好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要建立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引导激励机制,组织实施重大历史题材和重点现实题材文艺创作,特别是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一百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着力创作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要坚持“补齐短板、融合共享、全域覆盖”,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设施网络,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着力构建多元参与的合作型文化生产关系,着力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文化发展大格局,着力提升文化供给的质量与效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1-22 04:15
作者:李茂增(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提要
●古今中外,有名目繁多的文艺评判机制。表面上看,充当“审判员”的往往是专家学者和学术机构,但历史证明,只有经得起人民评判的作品,才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成为经典作品。
●“人民文艺”是一种最能反映文艺发展规律的理论,既不等同于中国传统的载道论、娱情论,也不同于西方的神意论、表现论,而是在广泛吸纳历代优秀作品中或隐或显的、朴素的人民性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革命意义的文艺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这个重要论断,围绕文学艺术为了谁属于谁、文艺作品的好坏由谁评判、文学艺术的历史由谁撰写等一系列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进行了鲜明回应和深刻阐述,从文学艺术的起源、生产、功用等方面阐释了文艺的人民属性,既具有深邃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值得每一个文艺工作者深思。
从文艺的起源看,人民是文艺的创造者
一般来说,文艺是一种高级的文化创造活动,不仅需要有专门的创作技巧,而且要有某种天赋才能,因而非有特殊创作或鉴赏能力者不能从事文艺活动。柏拉图就认为文艺创造是一种神灵附体的迷狂行为,康德则认为文学艺术属于天才的创造,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也强调“诗有别才”。应该说,这些理论触及文艺创作的某些特点,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从根本上说,这些将文艺神秘化的解释不符合历史实际。
从起源上看,人民才是文艺的真正创造者。文字是文学的载体,而文字正是劳动者的发明。造字的方法很简单,最初就是“象形”“会意”。史官出于记事之需要,将民间的文字采集起来,以代替之前的“结绳而治”,文字开始被专门化。至于文学家用文字来写“佳句”,完全是坐享其成。文字的功用日见其大后,却被某些人收揽,他们不但用种种手段将文字神秘化,并且严格限制平民学习和使用文字,从而使得文字变得越来越神秘玄奥、堂而皇之。
事实上,的确存在不依赖文字的文学和不识字的作家。鲁迅说过:“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诚然,这样的“作品”还十分幼稚,却已是文学的雏形。事实上,《诗经》里的很多诗作,从东晋到齐陈的《子夜歌》《读曲歌》,唐朝的《竹枝词》《柳枝词》,原都是无名氏的创作,经文人采录和润色后,留传下来的。
文艺创作实践表明,闭门造车与精品无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是对文艺创作方法的高度概括。人民是文艺的创造者,不仅是指人民是狭义的作家、画家、表演艺术家,更是指人民及其实践活动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中外文艺创作实践表明,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来自人民群众生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不可能是关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的产物。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并非其作为作家的“创作”成果,而是其深入农村的“副产品”。抗战胜利后,丁玲主动请缨,先后赴河北怀来、涿鹿农村深入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她感受到广大农民对土地的渴望,领略了农民的淳朴、热情,积累了大量生动的素材,并产生了写作一部小说的冲动。丁玲后来回忆说,“我在村里的小巷子内巡走,挨家挨户去拜访那些老年人,那些最苦的妇女们,那些积极分子,那些在斗争中走到最前边最勇敢的人们”,“他们有说不完的话告诉我,这些生气勃勃的人,同我一道作过战的人,忽然在我身上发生了一种异样的感情,我好像一下就更懂得了许多他们的历史,他们的性情,他们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我好像同他们……老早就有了很深的交情。他们是在我脑子中生了根的人,许多许多熟人,老远的,甚至我小时看见的一些张三李四都在他们身上复活了,集中了”。当丁玲从涿鹿县离开时,一幅当时中国农村的壮丽图景在她的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在后来的写作过程中,丁玲又数次参加深入农村的活动,以检验自己的构思是否妥当,判断是否准确,人物刻画是否真实。
文艺发展史表明,经得起人民评判的才是好作品
古今中外,有名目繁多的文艺评判机制。表面上看,充当“审判员”的往往是专家学者和学术机构,但历史证明,只有经得起人民评判的作品,才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成为经典作品。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但他生前并没有获得应有的评价。杜甫42岁时,殷璠编纂的《河岳英灵集》出版,共收录24位唐代诗人的234首诗,没有杜甫的一首诗。杜甫去世九年以后,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依然没有收录杜甫的任何一首诗歌。直到中唐时,杜甫才引起诗坛有限的注意。毫无疑问,是贯穿于以“三吏”“三别”为代表的“诗史”之作中的人民性思想,最终为杜甫赢得“诗圣”的地位。
当代作家路遥的文学史地位也是由人民确定的。《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心血之作、生命之作,但在以现代主义为风尚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部现实主义作品并不被认可。小说的第一、三部多次被退稿,第二部甚至没有获得在杂志上先期发表的机会。全书写完后,在被多家主流出版社退稿后才得以付梓,且评论界鲜有好评。很长一段时间,权威的当代文学史著作,要么对路遥只字不提,要么只是一笔带过。直到最近几年,随着《平凡的世界》发行量的持续增高,以及长期高居高校图书馆借阅榜榜首的纪录,路遥才获得了新时期以来“重要作家”的地位。也就是说,是读者持之以恒的热爱而不是理论界的洞见引领了路遥的回归。
从历史的高度看,人民文艺代表文艺发展的方向
人民在文艺之起源、创作和评价中的中心地位表明,“人民文艺”是一种最能反映文艺发展规律的理论,既不等同于中国传统的载道论、娱情论,也不同于西方的神意论、表现论,而是在广泛吸纳历代优秀作品中或隐或显的、朴素的人民性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革命意义的文艺观。
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不乏“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之类为民请命的忧愤浩叹之作。但这些作品中的黎元、百姓,仍然只是文人知识分子同情的对象,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历史主体。只有到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主体”成为一种自觉的历史意识时,人民文艺观才宣告形成。也就是说,人民文艺的产生,既伴随着也表征着一种新历史观的诞生。
人民文艺观既是一种崭新的文学实践,也是一种崭新的文化和政治实践。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变革,为“人民文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赋予“人民文艺”以世界性、全人类的宏阔视野和全新内涵。当代中国作家艺术家需要虚心拜人民为师,沉潜到生活深处,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与幸福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笔端,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抗疫标语:不同表达 相同暖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2-03 05:00
“万众一心战疫情”“拒绝野味、不猎奇、不贪嘴、病从口入、教训牢记”——
抗疫标语:不同表达 相同暖意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纷纷亮相街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提振了广大人民打赢疫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为使广大群众都能及时掌握疫情防控情况,提高防范意识,各地防疫条幅
暖心标语:暖心更要上心
“万众一心战疫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无数暖心标语都挂在非常醒目的地方,成为向老百姓宣传疫情防范的有效方式。
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宗荣说:“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这些暖心标语反映了各地区、各级政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鼓舞大家面对疫情众志成城不言放弃。‘见屏如面:网络拜年也是团圆’这样的标语就把中央的指示以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传播开来,用群众听得懂、看得懂、容易理解的方式宣传。”
“当前情况下,许多标语用简洁明了、意义鲜明的语言表达,就像‘勤快洗手、消毒杀菌、赶走病毒’‘拒绝野味、不猎奇、不贪嘴、病从口入、教训牢记’这些暖心标语告诉我们每一位公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且要从我做起,从眼前做起,特别是从一些小事做起。能够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应对疫情,积极配合落实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说。
南京市民曹振国说:“最近我们社区里出现的许多暖心标语让我们这些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国家的付出与保障,看了安心,也让我们把防范措施牢牢记住,时刻放心。”
无情标语:无情的内容 有情的提示
“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不集会,莫串门,疫病传播不认人”……自疫情出现以来,这类无情、冷漠、“硬核”的防疫宣传标语纷纷在各地“上线”。
“以前那些标语感觉没什么用,但是这些标语很接地气,一看就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在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和平镇崔葛村,不少村民表示,这些标语有很强的警示作用,人们看到后相继取消了探亲访友、旅行聚会的计划。
标语宣传的接受对象也分层次,阳春白雪的口号比较高大、文雅,但是有些人不一定能理解。王宗荣认为,无情标语更容易理解,也没有什么恶意。“对于‘下里巴人’,无情标语是‘话糙理不糙’,对宣传也能起到好的促进作用,用不着过多地把这些话上纲上线。”
在成长春看来,无情标语还体现了各地基层组织和老百姓的创造性。把戴口罩和呼吸机相对应、把宅在家和进ICU相比较,让老百姓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一目了然。“当然语言如果更加暖人、暖心一点会更好。但总体上讲,这类标语也用冷漠的方式表达了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关爱,应该得到肯定和保护。”
严厉广播: 深刻的警示 殷切的关心
近期,河南、天津等地村支书的严厉喊话受到网友点赞,大家评论道:“在农村,最有威信的还是村干部,劝不动的人就让村干部来。”虽然严厉,但很有效,一时间引发了各地效仿,防范疫情的“硬核”广播纷纷出炉。
“这种自发的宣传方式比较接地气,也比较顺口,易于被老百姓接受。”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副主任江应中说,当前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农村的防范意识相对较低、亲戚邻居来往密切、医疗条件相对较差,疫情防范更应重视。
“各位乡亲听我言,庚子新年遇难关。媒体报道大家知,如今我再劝一劝……”在江苏省句容市华阳街道,抗疫广播从早到晚,每天循环不断。住户刘敏敏告诉记者,疫情刚暴发那会儿,父母都没当回事,每天依旧聚餐,不戴口罩上街。“我怎么劝他们都不听。父母又不像我们年轻人天天刷微博、看微信,缺乏对病毒的认识和警惕,防护意识特别差,但小区天天放抗疫广播,虽然烦人,不过久而久之父母也听进去了。”
除了大街小巷的广播,各地还有宣传者亲自走街串巷宣传防疫。“麻将馆马上关门,你如果不关,我们来给你关!”在重庆开州,民警拖着音箱沿街喊话督促麻将馆关门,获得了众人认可。成长春认为,这些广播让宣传的触角深入城市与乡村的每一处,力求不留死角。让上到80多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儿童都能了解疫情的状况。“用当地老百姓接受的语言表达宣传疫情防范。我觉得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相信它会发挥很好的作用。”《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03日 09版)
山东: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激活党性教育
2020年01月27日 10:03:42 来源: 大众日报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山东历史悠久、文脉绵长,红色资源丰富。近年来,山东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牢牢扛起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让红色精神财富在齐鲁大地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讲堂、在农村,文化工作者讲好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好故事,燃起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传承之火。新的一年,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期盼。
润物无声,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人心
“孔子提出了‘礼乐之治’,孟子继承了他的思想,认为‘夫义,路也;礼,门也’……”在孔子研究院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一楼“礼门义路”体验区,孔子研究院收藏展览科科长唐亚伟正在向参观者讲解“礼门义路”的内涵。
来自济宁的初一学生胡轩畅听了若有所思,从“礼门义路”“洙泗之上”到“传礼继世”“器以载道”,再到“游艺今古”等几个体验区一路下来,他对孔子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孔子告诉我们,对人要礼貌、友爱,对老人要孝敬。”
通过现场体验、讲解,让优秀传统文化润物无声地走进人心,是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设立的初衷。唐亚伟已从事讲解工作15年。为了适应这一工作,她反复研读《论语》《孔子家语》等优秀传统文化书目,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素养。
“许多学员现场体验后,就深深地喜欢上传统文化。有的学员一边听一边记,有的回去后还专门带着家人、朋友来体验。”唐亚伟介绍。
去年6月,基地接待了一个来自美国的文化交流参访团,其中一名青年听了“仁”字的介绍后,在“游艺今古”体验区一定要自己刻一个带“仁”字的印章带回美国去。他认为,“仁者爱人”思想太好了,“说到我心里去了”!
“作为一名文化传播的使者,我们的任务可以用曾子的话形容——任重而道远。”唐亚伟说,“能够让更多的人感悟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自豪满满,也收获了自信、充实和干劲。”
常讲常新,做合格“历史敲钟人”
年关将近,刘公岛上的游客明显减少,忙碌了一年的讲解员们迎来了难得的调整休息期。对于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管理办公室讲解员李翠翠来说,这是一段最佳的学习充电期。
2019年,刘公岛教学区把教育功能放在首要位置,实施了东泓炮台展馆、历史选择展馆建设改造工程,开展了定远舰水下考古,整理出版《刘公岛文库》,精心包装“坐马扎听故事”“百年建筑”等微信专栏,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随着接待任务不断加重,刘公岛教学区越来越重视教学讲解队伍建设。
岛上近1000场讲解,岛外全省各地的30多场甲午史讲座,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红色讲解员做了5期培训,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进修……对李翠翠来说,2019年是分外忙碌的一年。“讲解的生命力在于常讲常新。”李翠翠说,“抓住每一个机会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挤出一点一滴的时间多读些书,才能因人施讲。”
不久前,海军某部官兵来到刘公岛举行“铭记甲午国耻,矢志强军兴军”主题实践活动,李翠翠担任讲解员。考虑到官兵们对甲午战争的历史比较了解了,她决定从甲午将士们的家国情怀入手,着重讲一讲他们的“家事”。李翠翠详细讲解了北洋海军战士陈京莹写给父亲的两封家书,讲到了邓世昌忠孝难两全、父亲去世后不能奔丧的故事。讲到这里,李翠翠发现好多战士们眼里含着泪花,有的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泪。在随后的交流中,她得知,一位战士就因为执行护航任务,也没赶得上参加父亲的葬礼。
“我们讲解团队先后参加了全省、全国的红色讲解员大赛,都拿到了金牌讲解员的成绩,有3名同事荣获‘全省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谈起这些成绩,李翠翠如数家珍,“2020年,我跟我的同事们要继续努力,争当合格的‘历史敲钟人’,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每个人的心中高高飘扬。”
整合资源,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
春节将至,临沭县曹庄镇朱村红色纪念馆前的村道上停满了汽车,这些汽车只有一部分属于回家过年的朱村人,还有一些来自曹庄镇的流动党员。
“镇上的流动党员有100多人,只有过年才能聚齐,所以今年镇上就组织大家来我们村的红色纪念馆,集体接受红色教育。”朱村党支部书记王济钦说。
朱村“老支前”王克昌的住所就在红色纪念馆斜对过,门框两侧早已贴上春联,屋里年货也早就置备齐全。
朱村是著名的红色村庄,革命战争年代诞生了“枪声就是命令”等感人的故事。2013年,总书记来到朱村,看望了“老支前”王克昌。后来,朱村建起这座红色纪念馆,前来接受红色教育的人络绎不绝,每年都要接待几万人次。
“各地的同志们参观完纪念馆,总喜欢来找我聊聊天,让我讲讲当年支前的故事。”王克昌说,“今年,俺们朱村要有大发展,建一个更好的红色教育基地。”
王济钦告诉记者,包括王克昌老人这间住所在内,朱村部分村居将进行拆迁,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等多处综合性展馆,目前相关规划、设计已基本完成。“朱村的红色文化催人奋进,朱村将整合各类资源,发展红色旅游,这些综合性展馆就是朱村红色旅游区的雏形。”王济钦说。(吕光社 彭辉 杜辉升 纪伟 孙先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