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作文分类及满分作文集锦

 sun   2020-04-09 18:51   10082 人阅读  0 条评论


高考作文分类一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Ⅱ高考满分作文:民族的灵魂

古往今来,历史的车轮如狂风般呼啸而过,卷起的风沙曾湮灭多少辉煌?!然而,一直有一群人昂首在天地之间!他们是历史的弄潮者,他们永远忠于自己民族的灵魂,他们称自己为:中国人。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诚然,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便有的民族精神,它作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支柱,屹立千年,以至于时至今日,这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仍深埋在我们民族的灵魂之中。

灵魂是不可弃的。若连灵魂都可以遗弃,又谈何精神?又谈何民族?然而,中华民族历史上却又不乏丢失灵魂的时候。君可记得曾经的丧权辱国?君可知晓文革中的人心惶惶?这都是我们曾经的"落魄"。但君又可记得虎门上空熊熊的热浪?君又可知晓粉碎四人帮时的举国欢庆?没错,中国人一直未曾忘记他们民族的灵魂!那是他们永恒的,不屈的精神!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这是鲁迅对曾经的中国人的告诫。而这句话又是否适用于现代中国人?我们中不乏缺少民族精神的人,没有上进心,崇洋媚外,民族歧视者怕是大有人在。然而人们总以一种抱怨教育、抱怨社会、抱怨国家的心态回避问题,而不是从自身调整。而那些问题也并未有所解决。我们是不是该反省,我们是不是错了?我们是不是已经丢失了民族的灵魂?我们是不是应该正视这"惨淡的人生"?!

中华民族的灵魂是坚定不移的磐石,是勇往直前的激流,是不朽不折的古树,是昂首挺胸的雄狮!

中国人可能不是最伟大的民族,但中国人绝对是不向任何人低头的民族!所有的辉煌我们都记着,所有的屈辱我们也记着。因为我们知道,这辉煌是所有屈辱的血泪支撑起来的!我们要让所有的后代都知道,中国人面对屈辱并没有妥协,而是在忍辱中丰满羽翼,等待崛起后的一飞冲天!

正如毛主席所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我们不能遗忘曾经,我们要铭记历史,铭记所有的屈辱与辉煌,更要铭记那永垂不朽的民族的灵魂!


 全国卷Ⅱ高考满分作文:眼界无穷世界宽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无己、无功、无名,所以拥有了三秋。"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阳光敞开胸怀,拥有了全世界;人打开门窗,才会永远行走在至真、至善、至美的阳光里。这就是中华儿女传扬和践行的"眼界格局说"--眼界无穷世界宽!

花木因眼界不同而境界各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眼中充满自我的孤芳自赏,桀骜中透着孤寒,所以它只能绚烂一隅。"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是满眼功名的你争我抢,积极进取中透着自我,所以它们只能哀叹春之归去。"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渡人渡己的物我合一,平和淡然中洋溢着高尚与豁达,所以桂花与秋永恒。它不将群芳争艳视为进取,也不将自我封闭视为高洁,而是将全部精神用于酝酿:每一粒花都凝聚了秋之精华,每一次呼吸都散发着灵魂的芳香!为什么柳永热情地歌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什么人们殷切地期望"蟾宫折桂"?因为桂花是深深体味秋之真谛的哲人,是深沉、浓郁、成熟的象征。它彰显了秋天,也彰显了自己。

人在理解宇宙的运行中提升境界。"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窗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原来阳光与人都在成长。当阳光的眼界与身影由窗棂间、窗户、庭户扩大至天下时,它拥有的世界也由一床、室央、一堂扩大至四方。魏源正是在太阳的运行中领悟了眼界和境界提升的关键:所受者小,所见者浅;所受者大,则所见者博。满足于一米阳光的人怎能体味真正的光明与温暖;睁开双眼看世界才能拥抱时代,拥抱世界。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庄子笔下望洋向若而叹的河伯,用巨钩巨饵、踞会稽、投竿东海的任公子,井底之蛙与东海之鳖,还有"抟扶摇羊角而上"的大鹏......汪洋恣肆的笔端分明流淌着两个词:眼界与格局。哲人的话言犹在耳,社会上却早已喧嚣着浮躁、自我、狭隘与浅薄。君不见,"秀"成了"规定动作":秀颜值,秀财富;秀孩子,秀爱人;秀仁善,秀孝顺!到底是要彰显对方,还是虚荣自卑自私自利地彰显自己?君不闻,"保护自己"成了"必修课":不与陌生人说话是保护自己的法宝;思想和内心是不敢被阳光触碰的堡垒;"世界那么大"的诱惑敌不过"社会充满陷阱"的恫吓!到底是阴霾太多还是我们自我封闭太小家子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落霞成就了孤鹜,还是秋水彰显了长天?"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是苏轼成就了赤壁与黄州,还是命运与历史成就了大师?我想,成熟的人一定能给出正确的答案:拥有大眼界和大格局才能趋向真善美的境界。是为"眼界无穷世界宽"。


 全国卷Ⅱ高考满分作文:扫除腻粉呈风骨

时下,人们喜欢美容,买贵重的化妆品。一项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会化妆的女性平均收入往往高于不化妆的女性,而且显得更聪明。所以,化妆的女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女人一定会化妆,一定会更注重仪容仪表。爱化妆是爱美之心的表现,这种心里人皆有之,但只注重这外在的“浅碧深红”,而忽略了内在的“芳香馥郁”,岂不是有徒虚表之嫌?

李清照描写桂花诗说:“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想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年代确实离我们远了一些,不施粉黛想清新脱俗的女子也不多见了。我总认为,每天化一点淡妆不仅会让自己的心情好,也美化了风景,何乐而不为呢?但仅仅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施粉浓眉,翘首弄姿,妖艳惑众,而内里却“空空如也”,岂不是俗不可耐?因此,表里如一,内外兼修,才能芳香馥郁,这应是我们追求的“极品”。

艰苦朴素是一种美,但绝不是不修边幅;适当的修饰但不能妖艳,这样可以被世人接受。一个人无在家,还是立足社会,都应有责任和担当精神,才能顶天立地,堂堂正正活出真我。而不是为别人活着。可巴金说过:人不是为了吃米而活着。那么除了吃穿住以外,还应有更高的追求,恰如恩格斯所言: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有所作为。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不凡气质,舍弃行尸走肉的“空皮囊”,就“必须敢于正视??敢当。”人有了精神气,往往就敢于担当。

外在之美不可少。试想,如果某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在笔试成绩相差无几的情况下,面试选择是素面朝天、穿着打扮的颓废者,还是愿意选择精心修饰的朝气者,答案肯定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大学毕业生就业前美容打扮一番无可厚非。而金玉其外,虚有表面,缺少涵养、文化和能力,就是缺少内在之美的底蕴,这样的人能走多远,令人怀疑。因为韶华易逝,青春难再,能留得住的只是“芳香馥郁”的人格魅力。

内在修为是必须的。鲁迅说得好:“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先贤圣哲倡导清水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另一种美。关键是美的适度。如宋玉所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恰到好处。残花香尤存,蜂蝶恋旧枝。德行、品格与学识能力等综合起来,方能彰显高贵气质。


 全国卷Ⅱ高考满分作文:人要有家国情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处在安史之乱中的杜甫,忧虑着处在山东、河南这两个沦陷区的几个弟弟,他们是生还是死呀!颠沛流离中的他,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望着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之情。山河破碎,没有“国”哪有“家”啊!

杜甫心中有“家”,更有“国”。他漂泊四川成都,尽管自己处境艰难,茅屋为秋风所破,他仍向苍天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懂得推己及人,希望温暖能普照天下。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能将温暖与幸福惠及芸芸众生,这是一种大胸怀,这是一种大境界。

小家温暖幸福只能是小家,全民温暖幸福才是大家。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生活在“家”与“国”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爱国之情。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就在于他心中有汉,心中有国。卫律的威逼利诱,没能让他叛“汉”;李陵的软话攻心,没能让他仇“汉”;单于的漫长折磨,没有让他忘“汉”。朔风凛冽,无法冻硬他的爱国热肠;胡茄幽怨,无法软化他的爱国衷心。饮雪吞毡,就等归汉之日。就要回汉了,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是他的心中没有妻儿吗?不是,只不过,在他心中,“国”远比“家”重要。

 “家国情怀”又表现为爱民之情。邓小平同志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赤子情怀溢于言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下乡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大娘,虽素昧平生,却满含热泪地呼之为“娘”,视百姓为父母。

 “家国情怀”还表现为恪尽兴国之责。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范仲淹也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作为社会中的每一员,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献计出力,将个人之梦融入到中国的复兴之梦。

 “家国情怀”不是要我们抛却小家,忘却亲人,而是要我们推己及人,由“家”到“国”,都捧出一颗爱心来。

 “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


 全国卷Ⅱ高考满分作文:心里有光

一缕阳光,从云翳后透出,在秋风中明亮,在手掌里温暖。更似一泓秋水,洗濯心灵的疲惫,但我心底于那阴翳依然难以释怀。

这是高三开学不久的一个星期天,应该是金秋送爽的日子。但一场考试过后,我的心情糟透了!

家中我的房间,打开窗,立在窗口,觉得自己很无助,任其秋风吹打我的脸庞。想起我日夜的努力,妈妈每天的陪伴,爸爸的辛苦辗转,而我就考了这么一点分数,心里是又惭愧又难受。突然觉得,心上搁个秋,不就是愁吗?

一枚落叶如蝶,从窗口飞进,栖落在书桌上一本摊开的《老人与海》书上。我有点怜惜地打量它:枯黄,叶面早已消尽颜色,叶边也萎缩破损得不成样子。也许受不了我打量的眼神,它瘦弱的身子继续向桌下飘坠。我心中一悸,将它摁住,想将它收藏起来,但又觉得这本爸爸寄回来的书,收不下这冰冷可怜的枯叶。

叶如枯蝶。我也明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道理,但我心里就是不好受。

漫漫地翻开这本书,目光触到夹在书中的一张枫叶书签,见到那粗犷熟悉的字迹,脑中出现父亲那张坚毅的脸庞:“你爱枫叶吗?它从不屈服于秋风,疾风扫落叶的时候,它将自己烧得火红,给枯败的秋点缀上红于二月花的色彩。”读着这火热的文字,我心里顿时炽热起来。妈妈下岗后,爸爸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南下打工,他一个人漂泊在外,诸多的艰难他都能承受,我这点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捧着这彤红的枫叶书签,和桌上这枯萎的败叶对比着看,突然觉得这枯叶变得可憎,心中莫名自己为什么会有将这东西收藏起来的欲想。我的脸变得火辣起来!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父亲常对我说,第一流的人是不言败有信念的人,“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人要敢于担当。我将桌上这片枯叶坚定地扔出窗外,也将我的怯懦和气馁扔出了窗外,任它们随秋风飘去,而将这枚火红的枫叶书签重新放进书中,也放进了心里。

我心底铭记住海明威老人的这些文字:“Butmanisnotmadefordefeat。Amancanbedestroyedbutnotdefeated。”(人不是因失败而生。你可以被摧毁,就是不能被打败。)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

天空中,阴云已败退,一片阳光射向大地,照彻我的心扉。原来心上搁个秋,并不尽是愁!

晚上,父亲打来电话说:按时看日出,做个精神明亮、心里有光的人!

 青海高考作文题目: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教学、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全国卷2高考满分作文:语文和国家密不可分的关联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更注重“鞭打快牛”,追求好上加好,容易忽视“鞭打慢牛”,促使迎头赶上。对待优者,过于苛刻,对于差者,过于宽容。实际上,优者,更需要宽容。

  俗语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健康的社会评价心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建立公平、公正社会的基本保障之一。对于个体而言,关系到个人前途命运;对于单位和组织而言,关系群体的生存发展,对于国家而言,关乎国运兴衰。

  今天的中国,升腾着伟大的梦想。这需要各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敢于担责,勇于创造的“能臣”和“干将”来支撑。行业发展的引领者、区域发展的带动者,无疑是助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快牛”,对于他们,应该给予更加科学社会评价和激励,以激发和带动全社会、多领域更多的人,想事干事、创新创造,让中国加速向梦想航行。

  对于混在一些重要领域、行业和单位的庸官、懒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其无能力、不作为、不担责,所形成的庸政、懒政,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危害难以估量,甚至令人发指,超过一些有为但有过的官员。这里指的是谁,你们自己清楚,请自觉对号入座。对于这样“慢牛”、“懒牛”、“害牛”,决不能仅仅因为一些浮闪的表象成绩而给予过高评价,而应该看成绩背后的本质和基础,务实评价,严加处置。

  环视中国社会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持续增速发展,近年来经济增速有所减缓,但在全球范围,依然保持相对较高增速发展。国际国内一些舆论就因此看衰中国经济,对中国给予不客观的评价。在中国民主政治、人权、民生、环保等事业不断进步中,国际国内一些舆论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对于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民主、人权等方面改善,舆论却大加赞美。这无疑也是一种不科学的认知。

  作为领导者,当我们“鞭打快牛”时,更应该关注更多的“慢牛”,适当的时候,也应该抽打几下;作为舆论的关注者,当我们从“鸡蛋里挑骨头”看待优秀者的时候,应该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后进者那里,给予必要审视;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当我们学会用宽容的心理,容纳“快牛”之“慢”,我们就更懂得如何让“慢牛”变“快”。

  如此,国家将更美好。



 黑龙江高考满分作文:语文,祖国的灵魂

语文是什么?语言和文字?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它是祖国的灵魂。
  生活处处有语文,它在我们心里,在我们的脑里,甚至在我们的甜蜜的睡梦里。学好语文是我们做好一名中国人的基础,我爱我的国家,我更爱语文。

没有哪一个人说他真的懂语文,直到去世的那一刻也未必能懂语文的真谛。语文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而所谓的灵魂应该是空灵而且动人的,假若这个灵魂死气沉沉,那么这个国家也会衰败。国家的综合实力中不能缺少语文,个人的自身素质里不能缺少语文。语文是国家的基础,是人民的信念。我们不能死学语文,语文是比数学还难的一门学科,它在于日积月累,所以在上课时,我们必须听讲,因为稍不留神,就与下文无法串联,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生要自主挖掘书中真谛,参考书,资料书,能不要就不要,因为它们只会干扰我们的思维,我们要跳出大脑里的束缚,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语文博大精深,不同的人理解就有不同的认知,所以课堂就应该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质疑。

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我们要善于发现。你会瞧见:水滴石穿是语文,时间流逝是语文,团结拼搏是语文,到处都不缺乏语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努力的学习,认真刻苦,这样才有美好的未来。而这一切都建立在语文之上,学不懂语文,你读题肯定读不懂,学不好学问,你做题肯定不理解,每门学科都离不开语文,语文永远都是佼佼者。  

我希望有一天,别人问我,你是哪里的人,我会骄傲的说:中国人!别人问我,你的祖国有什么让你骄傲的,我坚定地说:语文!  

作为一名中国人让我骄傲,因为国家,因为语文,让我自豪。  

我喜欢语文,喜欢它的古色古香。


分类二诗词化育后代

 高考全国2卷高考作文分类及范文

一、原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诗词材料作文审题要点

1.读懂诗句,分析深层意义(如比喻、象征义等)

2.分析重点词语,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理清材料内在、外在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互补关系),整体阅读。

4.因果法分析材料中的现象或结果,类比联系生活。

三、审读材料

1.读懂材料

(1)审清材料:

     选材:中国文化中的诗词文化,“化育后世 ”的六个名句。

(2)审清关系:

     六个名句(并列、互补)→化育后世

(3)思考材料:六个名句说了什么?从哪些方面“化育后世”的?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思亲、乡愁、家国情怀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特立独行、内在修养、豁达自信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位置与格局、远大理想、社会责任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正视现实、责任担当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立足当下、坚定自信、责任自信

4)提炼关键词:

   第1句关键词:自强

  第2句关键词 :思乡

3句关键词 :内在美、自信 

  第4句关键词:眼界、视野、远大理想 

  第5句关键词:正视、敢

  第6句关键词:风流人物、今朝

(5)审清要求

任务要求:六则材料,至少六个话题

①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提示考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感触

②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要求根据名句内在联系进行组合运用。

③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2.确定立意

①⑤:自强奋发、敢作敢为……

③④⑤: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 

①③④: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 

②⑤:家国情怀、社会现实……

③⑤⑥: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

3.拟题

胸怀天下、直视人生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自强勇敢,方可成就强大自我

内外之美,绽放中国耀眼光彩

若为成功故,君子当自强

四、范文

1.长江后浪,今朝风华

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在这片土地上曾孕育出了许多英杰。同样地,作为“长江后浪”的新时代的年青人,更应该助力发展新中国,展现“长江后浪”的风华。

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强不息助国昌。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不仅是衡量个人品质优劣的凭据,更是展现一个国家精神风貌的重要因素。谭嗣同冷面刑台,“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慷慨陈词彰显了一个民族的自强精神;国学大师季羡林从容面对他的“牛棚十年”,用自强不息的人生准则书写了自己的百年人生。我们作为时代的后继之人,更应该学习并传承前贤的自强精神,密切关注科技发展的前进方向,用每一个人凝聚起来的自强不息的雄壮力量,推进祖国蓬勃发展,为祖国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尊自信报国强。

易安居士曾作诗:“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万花丛中,我们也许是其中最不起眼的几朵,但何须在意那些有着出众样貌的高贵的花呢?无论那些花多么明艳动人,我们都要时刻保持着自信的姿态。著名艺术家韩美林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将他搜集的砖铭、古陶、壁画、石刻等文物古迹上的符号、图形和文字汇编成《天书》,让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活水长流。复旦附中才女武亦姝更是将新一代年青人的自信很好的展现了出来,面对劲敌,万人瞩目,她以散发着无上自信的姿态赢得了胜利。中华后辈敢争先,用自信创造未来。

长江后浪推前浪,英勇无畏正国风。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 敢当。“鲁迅先生如是说。辛幼安21岁参加抗金义军,《美芹十论》和《九议》展现了其英勇无畏的气魄,穷其一生,力主抗金。再者,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一个个凝结了中华民族英勇气魄和高尚灵魂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人们记得他们的年轻,记得他们的伟迹,记得他们的无悔生命永垂不朽!同样年轻的生命,他们可以用热血书写出不一样的人生光彩,我们又何尝不能像他们一样英勇无畏?我们后一代人应敢于正视,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方能为国风兴振尽一份绵薄之力。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身处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的我们,要以自强、自信、英勇无畏的面貌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用年青人的蓬勃朝气振兴民族的未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长江后浪;观兴振国邦,只览明日盛世风华!

2.做一位君子

君子即品德高尚的人,君子的观念出现在中国各家中。孔老夫子在《论语》就多次提到了君子一词。在古代君子是德才兼备的代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其追求的理想人格。身为中学生也应当具备君子的品质,做一位正真的君子。

做一位君子当自强不息。《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名垂青史的君子莫不都为了自己的追求而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司马迁忍辱含垢接受宫刑,为完成父亲遗愿,他自强不息,刻苦奋斗,他大笔如椽,发奋而作,才最终写出了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做一位正真的君子必应自强不息,刻苦奋斗,若是言行不一必定不会成功。

做一位君子应当敢于正面人生。鲁迅先生曾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做一位君子也应当如此。孙中山发起的反清革命运动不断失败,但他用于正面人生,勇往直前,越挫越勇,再接再厉,最终推翻了清王朝,创建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张海迪自幼患小儿麻痹,下肢瘫痪,面对这样的人生她选择积极面对,她凭借个人毅力,自学了多种语言,并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在医学方面有很杰出的成就。人生中难免会有许多的不美好,但君子应当敢于面对,勇往直前

做一位君子应当不断充实自己。魏源曾说过:“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君子当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这也是我们应当做的。俗话说:“学到老,活到老”一个人想要成就大事就必需要不断的学习,这才能使自己的视野变的更加开阔。魏源作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不断学习西方的文化制度等,一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做一位正真的君子。

毛主席曾说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身为中国未来的花朵,应当要做到自强不息,直面人生,不断学习,正真拥有一个君子所应当具备的品质,正真实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志豪情,做一位真正的君子。

3.做大写的人

“人”字,一撇一捺,表现的是人格的张力。而人自然要顶天立地,做一个大写的人,不枉来这世间一遭。我认为,做大写的人,要有敢于正视的勇气,接纳开放的心态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做大写的人,要有敢于正视的勇气。

鲁迅先生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感想敢说敢做敢当。做一个大写的人,首先要敢于正视自己,才能看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此来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依据。倘若一个人不敢正视自己,只活在自己为自己营造的幻想乡,这样的人难以被社会所接纳,所做出的行为也可能脱离自己的实际能力与经验,往往无法取得成功。加拿大魁北克建筑大学在设计桥梁时,没有正视自己的建筑水平,盲目的提出全钢铁衍架桥的构想,最终桥梁倒塌,仅84名工人生还。他们的失败,很大程度是缺乏敢正视自己的设计与建筑水平的勇气。有了敢于正视自己的勇气,做事就会实际慎重,做人也是堂堂正正。

做大写的人,要有接纳开放的心态。

在当今社会,信息的交流越来越便捷,而那些能够迅速获得利用信息的人就可能成为时代的宠儿。魏源说过,受光于庭户照一堂,受广于天下照四方。一个人有了接纳开放的心态,对外界的批评指正就可以客观的对待,更能够迅速吸取别人的优点,完善自己的人格,成为大写的人。而如若故步自封,在常人看来便是偏执,甚至是癫狂,自然无法成为大写的人。中国民科界“赫赫有名”的雷绍武,被无数拥护者成为雷老师,在无数报刊论坛上阐述自己反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观点,大肆批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连法拉第也予以否定。但他从来不接受系统的物理学习,认为别人都是错的。这样的人以旁观者看来,简直是精神障碍的患者,人格也是相当渺小。因此,若想要成为大写的人,接纳开放的胸怀是必要的。

做大写的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对于常人来说亦是如此。想要做大写的人,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想着自强不息,不断完善自己,磨练自己的人格与品质。被粉丝们成为“神主”的zun,在日本工作的前几年时,常常受到公司同事的排挤。但是他没有应此消沉放弃,而是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自强不信,最终创作出《东方project》,创造了一代神话。而他本人,也被粉丝看做了人格的模范。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人在精神上就是充实的,人格也是强大的,自然也是大写的人。

有了直视自己的勇气,接纳包容的心态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人的人格便会伟大起来,人,自然也是大写的人。

4.做国之脊梁

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大提高,中国人再也不是当年的东亚病夫。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应该树立做国之脊梁的远大抱负。

做国之脊梁,需要我们自强不息。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该自我力求进步,发愤图强,不可懒惰成性。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只有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努力拼搏,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攀上人生的新高度。巨鹿之战中,项羽面对前方强大的敌人和作壁上观的盟友,没有恐慌、畏惧,而是带领着几万士卒破釜沉舟,用以一挡百的气势,最终最终击退了兵力达数十万的敌人,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鲜活例证。

做国之脊梁,需要我们心忧天下。

个人的命运和祖国、民族的命运总是紧密相连的,国既衰,民亦不免矣。如果人们能够自觉地树立整体意识和全局观把为国家、社会做贡献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话,那么每个个体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国家也一定会繁荣昌盛;相反,如果人们做事只为自己着想而不考虑他人的话,那么贫富差距就很可能会拉大,社会发展变得畸形,而国家也就不可能有长久的发展。因此,编撰过《海国图志》的清末著名思想家魏源才大声疾呼,“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为国家、为社会做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我们今天更要把它传承并弘扬下去,这一点在现代中国的转型时期中尤为重要。

做国之脊梁,需要我们抓住时代机遇。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不应该沉湎于过去的荣光,也不需要展望未来的美好,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是最好的时代。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在世界上已经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化,我们年轻人也拥有了更多发展的机会。快递、创业咨询、共享经济…一个个新行业、新工作不断涌现,这就是社会活力的象征。面对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要抓住时代机遇,发挥自身优点和长处,成就人生,做国之脊梁。

自强不息,心忧天下,抓住时代机遇…这些都是成就国之脊梁所必不可少的。机会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我们年轻一代要不负历史的重托,不负国家的期望,不悔个人的理想,努力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成就国之脊梁。

5.自是花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李清照的一句词,也不愧是李清照的词,写出了李清照的独特心性和不俗气质。何必去寻求和别人一样浮华艳丽的外表,没有脂粉钗裙,我自有我的一番理想和志趣!当别的女子还在闺阁描眉画鬓的时候,李清照已经在读四书五经了。当别的女子穿针引线做女红的时候,李清照已经在吟词作赋了。当别的女字柴米油盐的时候,李清照已经牵着丈夫的手行走在金石古玩的巷尾街边了。所以,李清照成为了名垂青史的一代女词人,而其他“浅碧深红”淹没在了历史的烟尘中。

人和人是相同的,但是又是不同的。在众生当中自然有大多数认可夸赞的地方,但是你是否要和它们一样呢?李清照的回答是——不要!

而要有对独特自我的认可和自信!

希腊神庙镌刻的铭文就是:认识你自己。意在告诫人们,不要被外在世界所迷惑,要反求诸自己的内心,不断认识和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真实性和独特性。只有独特的自我才是无人能匹敌的,这与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异曲而同工。

对独特自我的认可,可以不畏惧流俗,就像李清照一样。更可以成就一番伟业。比如说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当遵义会议确定了他的绝对领导地位的时候,他写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抒发的正是自己在这纷乱的时代中独特的自信!“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虽有才学,但是还是不如我辈啊!这是何等的自我肯定!坚信凭借自己独特卓越的才能,定能开拓出一个崭新的时代!

但是有这样的自信,不是凭空中来,自然需要有获取它的途径。《周易》里提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那就是君子的不断进取!伤仲永的故事众人皆知,那么聪明的孩子泯然众人矣,实在可惜!个中原因,不外乎是恃才而不努力!每个肯定独特自我的人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就事业的君子,当是自强不息,坚贞而后才能自信的。李清照的“不须浅碧深红色”,凭借自己的是内在的浓郁的诗书的芬芳,毛泽东的“还看今朝”凭借的是对中国形势长期的深思熟虑,深谋远虑。所以,能自称第一流也不是任性而言的事情。

李清照,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就写出了这样的豪迈的句子,不由的又让人想起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么现在的人呢,是不是当也如毛泽东的所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6.做人要有格局

经常听人讲怎样做人,有很多真知灼见,其中有一句“做人要有格局”,让我印象深刻。

格局是什么?我理解,格局就是眼光,气度和胸怀。央视不是有一句广告词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说的就是人的格局啊!

人的格局有高下大小之分。

有这么一个故事: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不耐烦地说:“没看到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人认真地回答:“我在建大楼。”

第三个人快乐地回应:“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

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设计师,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管理者。

这就是格局的差别。

格局小的人,盯着自己的一日三餐,只关心老婆孩子热炕头,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别人家的事漠不关心,高高挂起。

格局大的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情系百姓福祉,心系国家发展,积极投身经济社会的建设。

格局小的人,未必不幸福,但总觉得缺一点精彩。

格局大的人,前行未必很顺利,但会活得有价值。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不能过早地享受安逸,逃避挑战。

格局小的人,“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这是一种悲哀;

格局大的人,登高山,而知山之巍峨,临大海,而知海之浩瀚,这才是壮美的人生。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也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格局小,影响力就小,发挥的作用就小;格局大,影响力就大,发挥的作用就大。

格局对个人是这样,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在当今世界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一路一带”的战略构想,将中国的发展融入到全世界的发展中去,同时为全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这就是大格局,大胸怀,大担当。

人的大格局不是凭空掉下来,它同样需要培养。

大文豪鲁迅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首先是正视自己的缺点,找到学习的方向。要用虚心的态度聆听批评,用开放的胸怀包容多元,多取长补短,多加油充电,知耻而后勇,才会夯实大格局的基础。

其次是增强必胜的信心,增加超越的勇气。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承认落后、安于落后,自甘菲薄,失去前行的动力。我们必须要有不服输、不服老的心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打破别人眼中的你不行不能的妄断。信心比黄金更可贵,信心是我们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

三是要脚踏实地的笃行,完成历史的使命。人的格局不是高中楼阁,它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之上。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脚,要问你的追求。

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要问你的志向。

那么,你做人的格局有多大?不要问我,要问你的内心。

7.眼界无穷世界宽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无己、无功、无名,所以拥有了三秋。“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阳光敞开胸怀,拥有了全世界;人打开门窗,才会永远行走在至真、至善、至美的阳光里。这就是中华儿女传扬和践行的“眼界格局说”——眼界无穷世界宽!

花木因眼界不同而境界各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眼中充满自我的孤芳自赏,桀骜中透着孤寒,所以它只能绚烂一隅。“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是满眼功名的你争我抢,积极进取中透着自我,所以它们只能哀叹春之归去。“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渡人渡己的物我合一,平和淡然中洋溢着高尚与豁达,所以桂花与秋永恒。它不将群芳争艳视为进取,也不将自我封闭视为高洁,而是将全部精神用于酝酿:每一粒花都凝聚了秋之精华,每一次呼吸都散发着灵魂的芳香!为什么柳永热情地歌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什么人们殷切地期望“蟾宫折桂”?因为桂花是深深体味秋之真谛的哲人,是深沉、浓郁、成熟的象征。它彰显了秋天,也彰显了自己。

人在理解宇宙的运行中提升境界。“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窗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原来阳光与人都在成长。当阳光的眼界与身影由窗棂间、窗户、庭户扩大至天下时,它拥有的世界也由一床、室央、一堂扩大至四方。魏源正是在太阳的运行中领悟了眼界和境界提升的关键:所受者小,所见者浅;所受者大,则所见者博。满足于一米阳光的人怎能体味真正的光明与温暖;睁开双眼看世界才能拥抱时代,拥抱世界。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庄子笔下望洋向若而叹的河伯,用巨钩巨饵、踞会稽、投竿东海的任公子,井底之蛙与东海之鳖,还有“抟扶摇羊角而上”的大鹏……汪洋恣肆的笔端分明流淌着两个词:眼界与格局。哲人的话言犹在耳,社会上却早已喧嚣着浮躁、自我、狭隘与浅薄。君不见,“秀”成了“规定动作”:秀颜值,秀财富;秀孩子,秀爱人;秀仁善,秀孝顺!到底是要彰显对方,还是虚荣自卑自私自利地彰显自己?君不闻,“保护自己”成了“必修课”:不与陌生人说话是保护自己的法宝;思想和内心是不敢被阳光触碰的堡垒;“世界那么大”的诱惑敌不过“社会充满陷阱”的恫吓!到底是阴霾太多还是我们自我封闭太小家子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落霞成就了孤鹜,还是秋水彰显了长天?“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是苏轼成就了赤壁与黄州,还是命运与历史成就了大师?我想,成熟的人一定能给出正确的答案:拥有大眼界和大格局才能趋向真善美的境界。是为“眼界无穷世界宽”。

8.正视自己的优点

芸芸众生中,每个人都似一朵绽开的花,各具特色,独领风骚,或艳丽、或芬芳、或淡雅、或清新……何须强求自身所不具有的特点,每个人本身便是一道靓丽的景色。

正如李清照吟出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们并不生来十全十美,但必生来就独具特点,正视这些别样的特点,你会发现,自己可发展的优点并不少!

不强求自己与别人同化,不逼迫自己学来他人优点,而是找到自身优点,发现自己,发现你便是那独特的“花中第一流”。与其羡慕别人的“浅碧深红”,渴望将自己油漆成“浅碧深红”,倒不如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一流的地方!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不可以已”早已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这样的思想让许多已足够优秀的人忽略了正视自己,忽略了正视的重要性。

正视究竟有多么重要?

鲁迅曾回答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这位具有时代意义的革命家的话,敲响了我们脑海中的警钟:我们可曾正视过自己?

我们不停地忙着提升自己的能力,忙着提升自身素养,可到头来却忽略了这之中最重要的东西——自己。我们本就具有的优点被我们遗忘在了阴暗的小角落,以至于当我们遇到需要这些优点来处理问题时,我们“不敢做”,“不敢当”,“不敢说”,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孰不知,正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就不必再为“浅碧深红”而苦恼,因为那时你早已知道自己便是花中第一流了!当年的阿西莫夫不就正是这样吗?正视自己,发现了自己写作的天赋,凭借这笔与墨汁造就了跨时空的科幻小说的传奇!

不可否认,“正视”对阿西莫夫这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或许,他忽略了正视自己的话,他至死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学老师。

“学”却乎“不可以已”,但“正视”也如“学”一样,不可以忽略。正视自己,发现独特的优点,你将是最大的赢家!

不刻意与别人一样,发现并正视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便是这两句所教授给我的全部。 

9.悠悠文墨贯古今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化亦然。充满变数的时代中,如何护佑传统文化之根?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重拾自信,方能使悠悠文墨,贯穿古今。

变数之中,见微波而知暗涌,闻弦歌而知雅意,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方为智者之所为,更是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的必然选择。具有优秀基因的文化,当在变化之中有所坚守,更有面向环境的创新求解。

自强不息,创新求解传承传统。

诗词歌赋似一脉清流,滋润现代人的心灵。近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的热播,还人们苍白的生活以斑斓的色彩。然而,有人或化身怀疑论患者,认为所谓“文化热”不过是刺激感官、吸引眼球;或成为无厘头病人,以看秀方式做台下的“吃瓜群众”。人们或怀疑或戏谑,却忘了正是热播节目的创新求解,让诗意悄然重新进驻人们的生活,让悠悠文墨在热议中得以传承。

与时俱进,重新定义传统文化。

有人痛批当下的“汉字危机”是对母语情感的淡化,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然而我们不可能限制一个民族尽情享受科技进步的成果,这是不近人情的因噎废食。魏源云:“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有机结合,才能使悠悠文墨“受光于天下”,从而传播四方。《中国诗词大会》的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以现代科技还原古典意境;“摇一摇”、新媒体互动,搭建传播平台供文化驱驰。以现代科技之土壤护佑传统文化之根,方能养其端倪,植其苗芽。

重拾自信,秉持一流文化之信念。

价值观的多元、外来文化的入侵,难免使国人迷惘于光怪陆离之中,忘了去拥抱传统文化。然而正如李清照所言:“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秉持“民族文化乃一流”的信念,才能以不卑不亢的姿态与其他文化握手言和。林风眠在水墨的清雅韵致中得到滋养,方能调和中西,打破画种界限而真正融会贯通;潘天寿挥毫落笔强悍霸道,以最大力量表现传统文化的优秀状态,与各族文化平等交流。秉持一流文化之信念,让悠悠文墨,贯穿古今。

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重拾自信,让传统文化被拖拽的踉跄脚步恢复稳重,让现代中国人不仅会敲击键盘,也会挥毫泼墨;不仅有科学精神,也有人文理念。这是传统文化的创新求解,更是民族的未雨绸缪。

10.文人的傲骨

自古以来,文人以两种面孔示人:一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弱谄媚,毫无气节;一种是坚持操守,傲视群雄,拥有独立而又强大的人格魅力。这种傲骨,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也使得华夏文明除了“和”与“礼”,多了些刚韧与个性。

傲视百花是一种独善其身的高洁品性。诸多文人以物自喻,洁身自好。爱菊的陶渊明,面对充满束缚的官场选择隐遁。不愿久在樊笼,心为行役,于是种豆南山,采菊把酒,复得返自然,灵魂舒畅,安贫守志。爱莲的周敦颐没有选择逃避,不被逍遥山水所吸引,不被污浊世风所沾染,亭亭而立,香远益清,操守高洁,矢志不移。爱桂花的李清照,竟埋怨起当年的屈原来,《离骚》里赞美了那么多花,为何不提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在她眼里,桂花为秋花之冠,“梅应妒,菊应羞”,只因它色淡香浓性柔,卓尔不群,这种清雅秀美,幽香袭人的美,也是李清照傲视尘俗,乱世挺拔性格的写照。他们虽不见得要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但或出世入世,或自赏自伤,都保有文人的一颗清净之心,止于至善,完善人格,无愧于心,也便无愧此生。

傲视死亡是一种杀身成仁的民族大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面对诱降不为所动,忠心可鉴,如同磁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落入敌手,不屈不卑,年仅17岁,慷慨赴死,可叹可敬。“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家国不复,悲情难书,身入黄土,心系天下,陆游的身后事与己无关,与利无关,只有民族危难,国家统一。“此去泉台找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不惧死难,存亡之间豪气冲天,有的只是“死亦为鬼雄”的英雄壮歌。他们有血性,有骨气,有面对死亡的无畏和悲壮,这是中华民族凛然正气之所在,也是我辈敬仰膜拜的楷模。

傲视群雄是一种兼济天下的绝对自信。黄巢作为起义领袖,身上更多的是一种英雄豪情,“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罢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他眼里的菊花独芳天下,香透长安,列阵如勇士兵甲,怒放如君临天下。之后虽无帝王之功,彼时确有称雄之意。这种自信与张扬在历代文人身上很少见,也并不会因他的功败垂成的而消弭,反而格外难得。与他不同,毛泽东的豪言壮语变成了现实。青年时期的毛泽东面对湘江寒秋,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叩问,已有鸿鹄之志。就算是在长征最艰难的时期,他也会慷慨高歌:“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哪一个是文韬武略了然于胸的真正英雄?那真英雄舍我其谁。何况这也不是属于他们的时代了,那属于谁?这种含蓄的自况迸发的却是绝对的自信,难怪蒋介石诚惶诚恐,责令御用文人再写诗词压过毛泽东。毛泽东是胸怀天下,心有黎庶的,他带领无产阶级所开创的新时代也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这种气魄岂是一般庸才所及。

当今时代,文人的傲骨更不可少。这种傲骨不是清高自闭,拒人以千里之外的高高在上,也不是不与尘俗,不触名利的酸葡萄心理,更不是没有道德底线无知无畏的冲锋陷阵。它是一份沉淀了浮躁的平心静气,是一种摒弃了俗累的自由性灵,是一种有节有度的自尊自强,更是一份充满了理性的社会担当。 

11.格局与担当

在庭户之中只能见斗室,而于天地间自然眼界宽广,这是格局;鲁迅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敢言敢作敢当,为同仁呐喊,为革命鼓与呼,这是担当。

格局大小,影响眼界之宽窄;不同的眼界,担负不同的责任。鲁迅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是何等境界!格局就是无尽的远方,穿过重重阻碍,身负家国天下。担当是为了无数的人们的福祉不断求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格局有大有小,根植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格局大者,为国为民为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个大我;格局小者,为已为私为小我,也许无可指摘,但不可沾沾自喜。自古士人秉持“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立身哲学,中华民族的“脊梁”何等气魄!他们有为民请命肝脑涂地者,有驰骋沙场马革裹尸还,有身处异域不改气节者,有面对利诱势逼不改初衷者,有为官一方与民同乐者,有著书立说延续中华文脉者,有壮烈激烈慷慨赴死者……他们的名字、事迹如昆仑伟岸,如大海浩浩。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岳飞“八千里路云和月”,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些格言诠释什么是格局,什么是大我。

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尽心竭力。鲁迅面对万马齐喑、风声鹤唳的局面,团结文化战线上志同道合人士,用笔作武器,敢于揭弊;也勇于解剖自己,对国民劣根性而痛,揭开伤疤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这就是担当。有人批判现如今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是一些“精致利己主义者”。精致利己主义,缺乏必要的责任担当,沾染了太多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钱理群教授指出真正的精英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我们不会忘记“耶鲁哥”秦玥飞不计个人得失扎根农村,做一个村官;不会忘记远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务工作者,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不会忘记中国维和人员奔赴战乱国家的战场一线,用行动争取和平;不会忘记屠呦呦研制出青蒿素,几十年内无偿提供给贫困国家而不计个人报酬……

扎克伯格在回到母校演讲时说,FACEBOOK有志创造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就是命运共同体,气候变化与你我相关,基因组全球共享为治愈某些病症提供契机。中国致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一个大国立于民族之林,也离不开格局和担当。 

12.“敢”字为先,风流再现

风流人物在当代为何难以寻觅?为何责任和担当在日常渐渐缺席?我们丢掉了什么?惟一“敢”字而已。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知识占有量都不逊色于以往的大师,但当代的大师和风流人物却渐渐难觅踪迹。因为缺失了“敢”。鲁迅先生笔下之不敢正是现实写照。我们不敢于正视自己、社会,只是用功利层层包裹自己虚弱的内核。这样的时代又怎能期待着风流再现?欲见风流,必要先“敢”。

松开囚禁的锁,让自由引领灵魂自省。

时时约束,处处限制,最纯真的生命也难免于被功利同化。孩子的时间都被课外班、补习班所挤占,自己的时间也流于无益的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怎可期望孩子能突破重围正视自己?规矩,为约束提供了教鞭,失去了自由的孩子只能被同化。没有犯过错的孩子,又怎会懂得承担自己的过错?救救孩子,不只是一句苍白无力的口号,而是救救未来。我们怎忍心见到如此瘦弱的脊梁扛起未来的重担?不敢正视自己的人,知识占有再多,也无异于社会的蛀虫。而东坡在人生最低谷处仍能解放自己的视野,敢于正视自己,终在黄州突围后成为“千古风流”。欲风流,必敢正视。

伸出助力的手,让“敢”推动责任担当。

我们总是在逃避着正视自己和社会。我们太想要逃避。亦步亦趋中我们谁也不想做出头之鸟,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扛起来。我们难道忍心见到,小悦悦在马路上被车轮碾过,路人却只是旁观?难道忍心见到,老人在马路上跌倒,他人却因怕被讹而无人搀扶?难道忍心见到,共享单车作为带来便利的工具,被肆意的破坏和偷窃?不,我们不能。但我们却在旁观。因为不敢。那么,如果无法完全战胜怯懦,何不一同携手,每个人互相推动,让责任和担当在社会蔚然成风?社会的进步绝不会得益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知道会因此陷入困境却义无反顾的那些“敢”的人。敢承担,方有风流。

张开勇敢的翅膀,以“敢”克服自己的怯懦。

大师之所以为大师者,就是敢于承担。承担自己的命运,也承担社会的重担。若无陈寅恪先生几近失明又身处漩涡但仍担负文学发展,何来诸多关于诗词的传世著作?若无蔡元培重压之下仍为教育而行动,何来北大今日的辉煌?他们用敢做,成为了传世之风流人物 。而今已然没有了社会的压力,何不就此抛却逃避之意,鼓励自己,用勇气克服不敢,以让风流再现的豪气处世?

敢于正视自己和社会,用“敢”让责任和承担在社会传播开来,敢于化“不敢”为“敢”,才能让国之未来更坚实。

若此,风流人物,应在今朝!

13.筑梦中华 舍我其谁

文化为大国复兴的原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当有此担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虽粹粕并存优芜互见,终能一脉相传,滋养后世。无论是清泉还是粪水,当各有优劣之处。世上也并无一厢情愿式的纯净与美好,面对传统文化之时,也必然会存在墨守陈规者以至于抱残守缺,也一定会有如临大敌者不免矫枉过正——这原本也无可厚非。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颇具奥意,时事与时人,却常有“一把火烧掉大宅子”之类的主张。本人以为不然,如何面对,略有浅见。

首先要有自信。今天的中国人,不自信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某种程度上比百年之前尤为严重。是凡中华文化中与友邦相牴牾的,必要先反恭自问三省吾身,必要达到那个见贤思齐的境界,本人所处的教育行业尤甚。其实外来文化大可借鉴,而没必要妄自菲薄,否则如邯郸学步,悔之晚矣。春兰秋菊,各擅胜场,自己的是不可替代的,人如此,文化也如此。如同易安词中咏桂花句意,“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所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唯有自信,才不盲从。

其次要化神髓。传统文化对今日的我们来说,弃其糟粕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取其精华。熏陶浸润,如鱼得水,厚积薄发,根能深入叶才能茂盛。其实文化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普世价值,毕竟是先有了人,才有文化;人有差异,文化必不相同。所以,以自家文化为精神故乡,是必要的,也是美好的。总是浅尝辄止,必难体验到“月是故乡明”。

还要能有胸怀。受光于庭户只能见一堂,受光于天下才能照耀四方。有什么样的高度,就有什么样的见识。中华文化历来都容纳万端为己用,可谓是大有胸怀。不全盘接受,不固步自封,为我所用,去芜存精,当是正道。今天过个洋节就能导致文化的缺失,那么存亡续绝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轻易和大众化了?

最重的是,要能担当。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有那些批判儒家百般缺陷的时间,不如修炼自身品质,让自己与夫子一样,以天下为己任,大厦将颓,我为独木。义之所向,虽千万人吾往矣。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批评者,不因噎废食;反对者,能乐见其成。传承不是复古,创新不是破坏。不偏为中,不易曰庸,中庸者,恰到好处而已。在最好的时间遇到最好的人,就是最好的故事。在当今文化传承过程,做了该做的事,就是最好。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时代召唤声起,君子当自强不息。筑梦中华,风鹏正举,我辈须有功于后世。 



14.燕雀心态与鲲鹏境界

鲲鹏一跃九万高空,而燕雀不过蓬蒿之间。正所谓“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视野往往决定了见识,胸怀常常影响着格局。

山高入云,与其近观,不如俯瞰;海阔接天,与其视下,不如眺远。由此我想起北宋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其实是期许能够放开自己的胸怀,去爱这个世界。

然而当下我们却盛产“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犬儒主义者”,更多的则是“燕雀主义者”。

虽然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但是真实的境况却是:诗不知远在何方,而眼前却只剩下了“苟且”。君不见因为座位而慨叹“坏人变老”,因为“扶与不扶”而陷入全民集体纠结;君不见地沟油污染了多少人家的餐桌,共享单车某些人居然也在努力“私享”;君不见有人台面反腐台下贪腐而满壁“辉煌”,也有因为权力离婚而不离家的“奇葩”……

我们许多人恰如一只萤火虫,只想照亮自己,同时也以为人人都是萤火虫。

然而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越想利益到自己,却越会损害到自己。正如《大学》所谓“货悖而入,亦悖而出”,又如《易经》所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一切都源于因“短视”而急功近利,正如燕雀视野的限制和心胸的偏狭,自然难以理解鲲鹏的层次和境界。

真正利己者常常是利人者,有大胸怀者亦常常是大成就者。

这种成就可以体现为一种成功,也可以体现为一种尊重。“印度的良心”阿米尔·汗无论主持访谈节目还是拍摄电影,都在为弱势群体鼓与呼,尤其是《摔跤吧,爸爸》为他赢得了巨大声誉;特蕾莎修女为了印度街头濒死之人建立“死亡之家”,将全部身心奉献穷人,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得到世人爱戴,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正因为心中怀有世界,脚步才能不断向前。

儒家经典《大学》让我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华严经》主张“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因此才有摩西带领族群跨越红海、范仲淹忧乐天下,才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也因此才有今天的“中国梦”、“一带一路”。我们虽为匹夫,然亦有责,虽不能至,至少心亦向往之。


高考作文题汇总

一、全国卷I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全国卷II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三、全国卷III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四、北京卷

大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国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五、天津卷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六、上海卷

写作(70分)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七、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八、浙江卷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九、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试题分析和审题立意

一、全国卷I

【解析】2017年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写作要求中,“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也是命题的核心所在。它既是“任务驱动”的指令,也是“具体思辨”的语境。这里,作为写作预设对象的“外国青年”属于泛指。考生可想象自己面向全体外国青年侃侃而谈,也可预设某一个或某一类外国青年与之对话。“读懂”可理解为从茫然无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为从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而如何理解并落实“帮助”,则与预设的读者类型相关,也会影响立意的深度、写作的难度。此外,命题要求明确文体,而不限制考生写作的文体,只要能“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且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在写作中能体现所选文体的特征。

【参考立意】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

考生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

【标题示例】《大国风范》《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雅俗皆乐,幸福中国》《大美中华,有容乃大》《正午光辉,普照大地》《蛙鸣伴驼铃》《领略中国“味道”》


二、全国卷II

【解析】2017年全国Ⅱ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有诗词有随感,或豪迈或温婉,有的抒怀有的思辨;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提升境界、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应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的认知。“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对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参考立意】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以①③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等等。

【标题示例】《眼界无穷世界宽》《悠悠文墨贯古今》《故乡月明与他国月圆》《兼济天下,不负青春》《民族灵魂》《自是花中第一流》《“敢”字为先 风流再现》《筑梦中华 舍我其谁》《燕雀心态与鲲鹏境界》


三、全国卷III

【解析】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以此命题显然着意于引导考生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激励一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高考作文直接写“高考”,既出人意表而又在情理之中。“高考”,人人参与其中,但绝大多数考生又未系统地思考与梳理过,所以细想又有些陌生,这在经验储备相对公平的基础上保证了考试的公正。试题材料中的内容,意在引导考生洞悉材料自身的内在关联与生长性,如为国选材与社会进步,时代拐点与国家走势,个人奋斗与家庭期许,历史沉思与当下使命,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今昔对比与感慨生发。考生更要关注题目的具体指令:“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的话题作文,聚焦审视与表达的主体——“我”,唤醒考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考生对于“我”的构思定位,既可写实,亦可虚构。可供选择的两个副标题,为考生在不同文体上的选择预留了写作空间,利于考生完成边界清晰且能自由发挥的理想写作。

【参考立意】若选择以“我看高考”为副标题写作,既可肯定高考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意义与价值,如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价值,对于公平社会的建设意义,对于个人提升的引领作用等;也可质疑讨论高考的科学性、录取制度的公平性以及高考催生的教育乱象等。

若选择以“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作,可供考生写作的空间比较大,选择的文体较多,如记叙类文体,可以围绕材料的触发点对自己的高考经历或憧憬进行筛选整合,传达出“我”之于“高考”的生活过往与内心期许,甚至通过个人轨迹折射时代变迁。有能力的考生还可以将其虚构为小说,间接传达“我”之于“高考”的独特体验与个性理解。此题也有散文诗歌等文体的写作空间。

【标题示例】《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我看高考》《从独木桥到阳光道  ——我看高考》《人道是清光更多  ——我看高考》《四十年,追梦人  ——我看高考》《天涯何处无芳草  ——我看高考》《彼岸花开,高考为舟——我看高考》《逆水行舟——我的高考》《鲤鱼跃龙门——我的高考》《陌上花开,缓缓而来——我的高考》


四、北京卷

【解析】第一题:“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这是从“纽带”的作用来指明的。接下来第二个是任务要求性导语。即“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这里的第一个要求是“当今时代”,这是写作的关注现实部分的要求,第二个是“全球、文化、历史、社会……”等角度,都给考生提供了方向,当然,考生也可以选择其他的角度进行写作,但是写作的关键词语应该放在“需要”一词上题目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既有历史感,也有现实感,无论从较为宽阔的视野,还是从相对微观的视角,都可以提出观点、展开论述,有利于那些平时重积累、有思想并在议论文写作方面有实力的考生展示其思考与议论的能力。第二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2049年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时刻。“两个一百年”的内涵也是考生应知的内容。届时,今天的考生正值壮年,应是国家骨干力量。作文题目既有利于考生展望共和国辉煌前景,增强“四个自信”,也有利于想象力的发挥。

【参考立意】第一题:“纽带”是建构和谐世界的基础和前提;纽带”在当今时代意义重大,原因是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意味着人类社会的大规模协作,协作的本质就是要抓住和利用好人或事物之间的“纽带”;利用好“纽带”不只是“合作”,而是要思考以何种方式合作能够达到连接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双赢的智慧”;互联网时代,什么知识都可以去查,但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完整的一套知识体系,需要建构知识之间的“纽带”;抓住利用好“纽带”,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

第二题:考生可以就拍摄的一幅画面展开叙述和描写,也可以就几幅画面展开叙述和描写。

【标题示例】命题作文,不另拟标题。


五、天津卷

【解析】该作文题从考生十八岁步入成人的年龄特点出发,关注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及人文素养的培育提升,引导考生展开联想与思考,写出个人的独特感受与见解。1.关注传统文化,饱含人文情怀。命题意在引导考生调动家庭与个人、长与幼的相关经验,重新理解长辈的深沉情感、丰富智慧及其对于青年成长的宝贵意义,引导考生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体现。2.立意角度丰富。“长辈”既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其他年长亲人或老师等。3.富有思辨性。写长辈、写日常生活很容易入手,但以“十八岁成人”的眼光来重新思考,在思想碰撞中触摸灵魂,则需要考生处理好感性生活与理性思考的关系,需要处理好表象与本质的关系,需要思考延续传统与突破传统的关系,需要思考传统中核心价值的恒定与时代变化的关系……要写出深度与个性,就要具备处理这一系列辨证关系的理性思考能力。

【参考立意】议论文:1、重温家族传统文化,2、学习长辈经验、智慧品质,3、重新认识自我,4、甄别长辈经验的好与坏、利与弊。

记叙文:1、爷爷奶奶艰苦朴素的品质,2、大妈坚持传统剪纸艺术,3、伯父的知青岁月。

【标题示例】《对话》《奶奶,您听我说》《重读父母》《伯父的知青岁月》《解老先生略传》《我的青春阅读》《生动鲜活的名片》


六、上海卷

【解析】试题引导考生结合社会生活背景对长期而广泛存在的预测行为进行思考,较有认知意义和实践意义。预测是人类应对未知的重要行为,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预测的工具越来越强,运用的范围也日益扩大,预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近年来也备受瞩目。因此,如何看待预测行为,采取何种态度面对与自己有关的预测,成了每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不可回避的问题。题目提供了需要考生思考的行为,也指出社会既有态度的分歧。题目表述平白浅近,但其提示的思考内涵丰富:考生正处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考题的思考不仅能考查他们的作文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性精神,增加生活中的理性因素。

【参考立意】1、从肯定的角度立意:尽人事,顺天意。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借助大数据可以对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科学理性的预测可以让人们制定短期乃至中长期的规划,作出相应的预案和行动准备,预测的不断更新与修正会使预测的结果更为精准,所谓的“生活充满变数”、“不要预测”的观点可能是为自己随波逐流寻找的藉口。

2、从否定的角度立意:生活因变数而美丽。虽然现在的科技发达,但生活中处处充满各种变数,完全精准的预测是不存在的,即使有可能有相对准确的预测,生活如果完全拘泥预测,你会变得索然无味,更为重要的是,媒体或大众对某人某事所做的夸大其词的预测也会对当事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干扰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过于倚重对未来生活的预测,也会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当下的生活与感受。

3、从辩证的角度立意:可以赞同一方兼顾另一方,比如肯定“预测”,但对“变数”也尊重;或者否定“预测”,但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也对“预测”有一定的尊重。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写文章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有所偏重。另外还可以从两者的相互影响的角度辩证的谈。

【标题示例】《以智者的态度直面现实》《预测,不一定成真》《未知的世界,有我最美的期待》《摸着预筹的石头,涉过生活的激流》《比“预测”更重要的是“人为”》《预测与立命》《活在当下,莫问前程》


七、江苏卷

【解析】本作文题的形式是材料作文。第一句话,“生活中离不开车”,是生活的常识。第二句话,从“种类”和“形态”两个方面加以提示和引导,意在帮助学生展开联想。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车,如童车、碰碰车、自行车、三轮车、汽车、动车等,又如共享单车、网约车、无人驾驶汽车等,车的速度有快有慢,车的容量有大有小,车的使用方式有新有旧,或是寻常日用之所需,或是科技进步之成果,体现不同生活理念,蕴藏各自时代记忆。各种车都能写。第三句话,是材料的关键所在。“车来车往”既是现实中观察到的车流来往,也可以虚化为与车有关的记忆、思考和体悟。材料立足现实生活,立足学生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采撷生活浪花,选取适当文体,抒写真挚情怀。

【参考立意】可由古及今,勾勒时代发展,如过去家庭以拥有自行车而自豪,到现在汽车走入千家万户;可以小观大,捕捉人间真情,如父母用车接送孩子发生的亲情故事;可观往知来,讨论变迁的生活理念,如从追求快捷到重视环保的转变;也可由表及里,咀嚼暗藏的人生哲理,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标题示例】《车如流水情如月》《车行世界,人来人往》《莫教踏碎琼瑶》《车与人生的幸福之旅》《与你共骑的日子》《车,驿动的远方》《车辆与时代变迁《单车上的生活美学》


八、浙江卷

【解析】人要读好“三本大书”,观点较为全面,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还强调读“心灵之书”,提倡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解剖自己,有利于学生精神层面的人格养成。浙江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特别是思辨能力的培养,所以此次命题仍着重论述类文章,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一段话,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当然,为体现高考的公平性原则,考生写成其他文体,只要能表达自己看法,根据作文分项分等评分办法,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

【参考立意】可以从“书本知识”(读万卷书),“生活,或自然与社会”(行万里路),“自己的心灵”(三省吾身)三方面展开。当然,也可以从“什么是三本大书?”“为什么要读三本大书?”“怎么读好三本大书?”三个角度展开。如果思考再深点,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展开论述,如“不同的人会读不同的大书”“人在不同阶段会侧重读不同的大书”“读懂内心就是读懂世界”等等。要注意的是不能只是泛泛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忽视另外两个方面,例如《心灵之书更重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标题示例】《在书本与大地中浇灌心灵》《我能读我,方成大我》《读懂内心就是读懂世界》《兼读三书,精读心书》《心有三书,不忘初衷》《人道“书”途》《人生如书,逐级而读》


九、山东卷

【解析】材料内容贴近考生实际,贴合时代脉搏。1、材料中关于各类“顾客”的内容,尤其是“夜读人”,表现了人们对于知识、文化、文明的渴望,展示了书店不仅是人们汲取精神营养的场所,更是人们期盼的精神寄托所、心灵栖息地,由此可以引导考生思考阅读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思考书店的社会价值和象征意义,思考书店在当今社会中的文化传播、文化建设的责任担当问题。2、材料中工作人员“不驱赶任何人”的表述,表现了书店的人文态度和经营理念,由此可以引发对书店经营目的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发展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思考。3、材料中“经营模式”和“工作意义”这两个关键词,可以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发展的问题,探讨创新、发展理念,思考书店等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出路问题,思考关于经济发展与精神文化同步提升和共赢同享的关系问题。

【参考立意】其一,从书店角度立意。就其功能来讲,书店是展示民族文化、时代精神的场所,能够给人们的文化成长提供精神食粮,给社会的进步提供文化滋养;就其经营理念而言,其人文发展理念、创新理念、共享理念、公平理念,都符合时代精神;就书店的象征意义而言,它具有了精神寄托、心灵成长、文化滋养的文化空间的意义。其二,从顾客、读者角度立意,可以联系给定材料,书写个人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与享受,或书店这样的文化环境对于自己成长的滋养价值意义,也可以紧扣书店文化环境谈人际关系问题等。

也可以叙写书店这类文化空间助使心灵成长或提供精神栖息港湾的感人故事。

【标题示例】《让书香浸润每一个灵魂》《灯火的温情》《彻夜亮一盏“文化”的灯》《水润向阳木,光达平等心》《让生命价值在爱的工作中绽放》《遇见书香》《唯愿书香满人间》《书店可共享,关怀不打烊》《精神小家园,人文大殿堂》《这里有一块灵魂栖息地》

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目:

  (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蛙鸣伴驼铃


亲爱的朋友们,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

如果你侧耳倾听,你是否听到了那田间蛙鸣和大漠中的驼铃?

俯瞰中国乡村的上空,田间依旧的蛙鸣见证了美丽乡村的嬗变。中华有诗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关注“三农”到精准扶贫,时代的巨轮飞速向前时,乡村不曾被抛下。它以非凡的活力实现了自身的蜕变,呈现出一幅山水美、人情美的淳朴画卷。

从微观层面上,无数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人们成为时代的先锋。耶鲁大学村官秦玥飞带领乡村率先走上信息化的轨道;三十年支教女教师以芳兰振蕙叶之姿,使“支月英”这个名字镌刻在两代人的记忆之中。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正是怀着对乡村大地最深沉的眷恋和责任,无数人与曾经的这方土地有了再难分割的羁绊。从宏观层面上,国家的发展从未遗忘农村,从顶层设计再到基层探索,湘西十八洞村的扶贫经验至今还在传播,三权分置体现的对农民的关怀也仍是人们感念的对象。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知止而后有定,激荡之中而后有静。

放眼宏观的国际,新丝路上又响起的阵阵驼铃,传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集体乡愁。西方有谚云“独木不成林”,非洲朋友也说“水涨荷花高”,一带一路的“传奇”构想是古老中国全球担当的表征,它不是以中国霸权睥睨一切,而是以开放的怀抱包容世界。

当普惠互利共赢成为全球治理的共同呼声,中国成为最勇敢的弄潮儿。当“逆全球化”的言论甚嚣尘上,当地球村的乐观之幕徐徐降下,有人发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忧患之问。一带一路成为全球对于中国治理方案的共同期待。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凝聚成责任担当,古老的丝绸之路是养分之源,全新的发展理念又为其注入了不竭的活力。

当蛙声伴着田间的风传遍广阔的美丽乡村,当驼铃载着国际的梦奏响一带一路之歌,你会看见古老中国日益崛起的身姿,它化为一声厚重的龙吟,泅渡了历史的重洋,激荡在七大洲的上空。

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国,我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我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今日少年人,当蛙声伴着驼铃,我们向前迈步的脚步声应当更加铿锵有力才是。

世界青年人,也请让我们伸出手,握一握,共同穿越巨变的中国。



正午光辉,普照大地

生活在当下,你不难发展!生活于当下,你不难发现中国正以一种强势的姿态立于世界,引领世界发展潮流!发展是迅猛的,每一天都会发展为不一样的美景。鲁迅说过:“生活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中国之发展正以“共享”为马驰行于世!

 “一带一路”连通沿线国家的合作之心,成就各国的共享之意。当年丝路之繁盛仍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一颗最为明亮的星熠熠生辉,而今“一带一路”的辉煌交由我们来书写。有质疑的声音发出:“这是否是一次变相的侵略?”“这是否如同当年马歇尔计划一般实则别有用心?”面对质疑,中国没有急得脸红脖子粗,只一句:“静待历史的检验!”而后我们看到,越南通了广播电视、非洲通了水电交通、偭甸经济飞速提高……质疑之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人们兴奋的笑脸、闪亮的双眸和无法合拢的嘴!

 “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政府与民间之共识。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条路是高铁之路!是构建“一带一路”!增加了许多新的内涵。中国高铁横空出世以一种不可抵挡之势越发成长,跃居世界顶峰而后,成为了“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的走出国门不仅仅意味着我国高铁技术的发展完善,更加展现了我国合作共享的发展理念,带动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

有了国际的合作共享,共享单车告诉你,国内的共享早已应运而生!作为拥有环保、共享理念的共享单车以其新颖的运行模式一出现便受到广大国民的追捧!其展现的绝非单一的共享,也包含有绿色环保的发展可持续目标,共享单车亦有其爱与情的人文关怀。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共享便如这一大爱,在人们的心田种播下花种,允以阳光、雨露、终成一片“万紫千红”,我们不难看见,今后的天空万里无云蔚蓝如海,人们走在大道上,共享单车成为主流!

若干年后,可以预见,北京的天蔚蓝如海,共享单车来往于大道,高铁带我们走出国门,“一带一路”带走共享的信息,带回合作的意愿!

“共享是将蔷薇赠予,你留我以花香!”中国正作为一颗正午的太阳,以其强有力的光芒,普照全球大地,共享光辉!




一碗一筷诠中华


白落梅曾写道:“那小小的瓷碟里,竟品出了海的包容,天的旷远,地的辽阔。尝难尽的是食物千味,吃不完的是人生百态。”中华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句“民以食为天”竟令无数文人骚客、权贵宠臣、普通百姓竟折腰,不妨夹起一双木筷,从胃开始,读懂中华。


  古来便有七俗:“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如今“蒸煮炒焖炖”,火的使用,让中国人的餐桌走向多元。而这,恰好体现了古人们的创新精神。倘若没有创新思维,又怎会有火苗的出现?又怎会有火种的保留?“食色,性也。”儒家先哲早已道出国人性格真谛。


  食物承载的还有人们的性情。广东人好喝汤,正如广东人的性格,温润谦和;四川人爱吃辣,也恰体现了川妹子、川哥哥们的好爽直率;京城烤鸭色泽金黄,制作讲究,不正是京城“老炮儿”们谨慎机智的最好表现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酸甜苦辣咸,五味全。五味构成一桌满汉全席,菜式多样,人也多样,中国人就是如此多元。


  食物上多依附的不乏中华传统。元旦吃饺子,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食物们的名称由于谐音也被用来传递美好愿景——年年有“鱼”,汤“圆”团圆??这些都体现了先人们卓越的智慧以及虔诚的美好祝愿。


  然而,正如《月亮与六便士》所言:“任何硬币都有正反面。”在食品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其背后透露出的一些弊端也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不知从何时起,三鹿奶粉开始代替了三聚氰胺,红心鸭蛋成为了苏丹红浆液的代名词,虾不只是虾,而是注胶虾??渐渐地,人们谈“食”色变,浮云蔽目,食物难辨好恶,这正折射出今日中国个别商家眼里唯利是图,罔顾他人安全,实在是“利欲催人万火牛”,悲哉!


  所幸中华民族没有放弃抵抗。食品监管力度的加大、有关法律的出台、执法程序的严格??均在扼杀着不良商家的坏念头。最终,蔽目浮云将被吹薄,也不再会因为“不见长安”而发愁了。


  装盛中华美食的瓷碗,素胚勾勒出细致纹路,碗身描绘艳丽的花,这是中华民族千年手艺传承,历史沉淀;夹食中华美食所用木筷,竹香仍溢,挺直坚韧,恰如中华民族性格刚直正义,不阿不谀。


  中华美食折射的,除了文化还有人性;烹饪方式的改进始发于人们的创新思维,源起于人民精益求精的追求;“纵有安全小隐患,重典治理安人心”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责任心之强大。捧起一碗,执起一筷,于色香味俱全的中华美食中,歆享中国特色中国味吧!



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


 看惯了哥特建筑,你或许感兴趣于壮阔万里长城;听遍了普契尼的歌剧,你或许欣赏那红脸张飞;吃腻了海鲜大餐,是否钟情于广式小吃?


  这里是中国。


  中国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足以证明长城在中国人心中地位。昔日秦皇,动天下之力,北筑长城,以抵外来入侵。长城长,与海相邻;长城陡,万阶上天际;长城久,千年风霜未坍塌。它不像吴哥窟,神秘绮丽;它不像巴黎圣母院,闪耀人性光辉;它不像加利福尼亚漫长海岸线,蜿蜒动人。它让世代中国人奋勇抗敌,这才有抗战十四年奇迹;它让中国人充满精气神,这才有今日我中华复兴壮丽征程;它让中国人有永不服输斗志,这才有那千年未曾断绝的灿烂中华文明!


  这里是中国。


  中国电影史巅峰便是获戛纳大奖的《霸王别姬》,它让世人看到京剧之魅力。那眉心一点朱砂痣,是你放不下的眷恋;那拿起刀枪剑棍的英勇,是你为国杀敌的豪情;那一张张花白的小丑脸,是讥讽贪官污吏的内心独白。一张戏,一座台,唱遍的是天下苍生,言不尽的是千年艺术传统,它不像流行音乐,韵律十足;它不像西方歌剧,夸张十足;它不像古典音乐,醇香浓厚。它像一个前面镜,有血有肉。有故事还有酒。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程蝶衣便是这样因戏而“疯魔”。这便是中国最具代表性文化符号,时至今日它仍在创新,接受时代熏陶,放出既古老又现代的光。


  这里是中国。


  如果你没到过中国,相信你听说过誉满全球的中国美食。中国人爱吃,并且吃出了文化。我不会忘记看汪曾祺先生文章里舌尖上的感受,玉林米线、黄焖鸡、金华火腿,高邮鸭蛋以及最普通的黄油烙饼。中国人讲究吃,每一道菜的背后可能有着几百甚至上千年历史。你吃油焖大虾,我可能和三五知己边吃小龙虾边畅谈人生;你吃法式鹅肝,我可用最平常的食材做出一道你永生难忘的蛋炒饭;你吃昂贵鱼籽酱,我可能尝到秘制多年雷山鱼酱。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或许让你更深入理解中国烹饪的核心,它不只关乎食材、手法,更是我放盐时想起你最近生病而少放一点的平常心;让你欲罢不能的不是厨艺技巧,而是生活中点滴感悟。中国人吃的是菜,吃的更是人生。


  这里是中国。


  有你想不到的惊喜,有你未曾见到的奇观,有你放不下的平常心。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弹戏牡丹,一点茉莉香。


  这里是中国,我们欢迎你。



大美中国,有容乃大


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选择来华留学,中国用宽阔包容的胸怀迎接,展现中华大美。而中国的大美不仅在于壮丽河山,不仅在于雄才济济,更在于经济状况、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等共同折射出的“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国推崇经济互容,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新引擎将驱动世界。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国际化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相承接,与中华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匹配,已摒弃了国际上长期的“零和博弈”思维,用古老中华民族的智慧,以“和”文化为核心思想,搭筑了新的互利互容的经济交流平台,开创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思路,可谓展现了中国之大美。


  中国秉信文化包容。古老的京剧是中国的一个文化标识,以其唱念作打有机结合的艺术手法、生旦净末丑丰富多样的艺术造型、各式各样的艺术装饰,在世界文艺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几百年前徽剧和汉调艺人进京演出,徽汉合流后逐步演化成京城特有的剧种,它并吸收全国各地戏曲多种表现形式,逐步完善自身。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造就了中华的国粹京剧,并且每个中国人都相信,京剧等古老文化在历史的碾压下并不会匍匐不前,而是更加开放包容,吸收现代艺术因素,更加强劲地展现中华大美。


  中国倡导生活共容。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事物正在悄然改变中国大众的生活,其特点便在于它的共享性,即在不同时间与地域共享资源。这也反映出中国社会生活的一大特性:共同相互,互相包容。这种共容性的社会是一种极为有益的生活导向,中国的面貌正以“共享共容”的趋向变得更加祥和美好。


  中国当今早已从沉睡中醒来,用包容的双眼凝视世界。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中国人抑或是外国人,都应谨记:我们都是世界人。用包容的态度,和的精神对待每一个事物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做的。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大美中华,有容乃大。


 全国卷II高考作文题目: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眼界无穷世界宽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无己、无功、无名,所以拥有了三秋。"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阳光敞开胸怀,拥有了全世界;人打开门窗,才会永远行走在至真、至善、至美的阳光里。这就是中华儿女传扬和践行的"眼界格局说"--眼界无穷世界宽!


  花木因眼界不同而境界各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眼中充满自我的孤芳自赏,桀骜中透着孤寒,所以它只能绚烂一隅。"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是满眼功名的你争我抢,积极进取中透着自我,所以它们只能哀叹春之归去。"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渡人渡己的物我合一,平和淡然中洋溢着高尚与豁达,所以桂花与秋永恒。它不将群芳争艳视为进取,也不将自我封闭视为高洁,而是将全部精神用于酝酿:每一粒花都凝聚了秋之精华,每一次呼吸都散发着灵魂的芳香!为什么柳永热情地歌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什么人们殷切地期望"蟾宫折桂"?因为桂花是深深体味秋之真谛的哲人,是深沉、浓郁、成熟的象征。它彰显了秋天,也彰显了自己。


  人在理解宇宙的运行中提升境界。"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窗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原来阳光与人都在成长。当阳光的眼界与身影由窗棂间、窗户、庭户扩大至天下时,它拥有的世界也由一床、室央、一堂扩大至四方。魏源正是在太阳的运行中领悟了眼界和境界提升的关键:所受者小,所见者浅;所受者大,则所见者博。满足于一米阳光的人怎能体味真正的光明与温暖;睁开双眼看世界才能拥抱时代,拥抱世界。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庄子笔下望洋向若而叹的河伯,用巨钩巨饵、踞会稽、投竿东海的任公子,井底之蛙与东海之鳖,还有"抟扶摇羊角而上"的大鹏......汪洋恣肆的笔端分明流淌着两个词:眼界与格局。哲人的话言犹在耳,社会上却早已喧嚣着浮躁、自我、狭隘与浅薄。君不见,""成了"规定动作":秀颜值,秀财富;秀孩子,秀爱人;秀仁善,秀孝顺!到底是要彰显对方,还是虚荣自卑自私自利地彰显自己?君不闻,"保护自己"成了"必修课":不与陌生人说话是保护自己的法宝;思想和内心是不敢被阳光触碰的堡垒;"世界那么大"的诱惑敌不过"社会充满陷阱"的恫吓!到底是阴霾太多还是我们自我封闭太小家子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落霞成就了孤鹜,还是秋水彰显了长天?"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是苏轼成就了赤壁与黄州,还是命运与历史成就了大师?我想,成熟的人一定能给出正确的答案:拥有大眼界和大格局才能趋向真善美的境界。是为"眼界无穷世界宽"


扫除腻粉呈风骨


时下,人们喜欢美容,买贵重的化妆品。一项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会化妆的女性平均收入往往高于不化妆的女性,而且显得更聪明。所以,化妆的女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女人一定会化妆,一定会更注重仪容仪表。爱化妆是爱美之心的表现,这种心里人皆有之,但只注重这外在的“浅碧深红”,而忽略了内在的“芳香馥郁”,岂不是有徒虚表之嫌?

  李清照描写桂花诗说:“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想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年代确实离我们远了一些,不施粉黛想清新脱俗的女子也不多见了。我总认为,每天化一点淡妆不仅会让自己的心情好,也美化了风景,何乐而不为呢?但仅仅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施粉浓眉,翘首弄姿,妖艳惑众,而内里却“空空如也”,岂不是俗不可耐?因此,表里如一,内外兼修,才能芳香馥郁,这应是我们追求的“极品”。

  艰苦朴素是一种美,但绝不是不修边幅;适当的修饰但不能妖艳,这样可以被世人接受。一个人无在家,还是立足社会,都应有责任和担当精神,才能顶天立地,堂堂正正活出真我。而不是为别人活着。可巴金说过:人不是为了吃米而活着。那么除了吃穿住以外,还应有更高的追求,恰如恩格斯所言: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有所作为。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不凡气质,舍弃行尸走肉的“空皮囊”,就“必须敢于正视??敢当。”人有了精神气,往往就敢于担当。

  外在之美不可少。试想,如果某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在笔试成绩相差无几的情况下,面试选择是素面朝天、穿着打扮的颓废者,还是愿意选择精心修饰的朝气者,答案肯定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大学毕业生就业前美容打扮一番无可厚非。而金玉其外,虚有表面,缺少涵养、文化和能力,就是缺少内在之美的底蕴,这样的人能走多远,令人怀疑。因为韶华易逝,青春难再,能留得住的只是“芳香馥郁”的人格魅力。

 内在修为是必须的。鲁迅说得好:“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先贤圣哲倡导清水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另一种美。关键是美的适度。如宋玉所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恰到好处。残花香尤存,蜂蝶恋旧枝。德行、品格与学识能力等综合起来,方能彰显高贵气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果不想被社会淘汰,就跟上时代步伐。人前举止谈吐得体,人后增强内蕴,今朝我少年必在自强不息中收获精彩人生。


 全国卷III高考作文题目:


(适用地区:四川 广西 贵州 云南)


  题目是一个副标题作文,因为是正逢高考四十年,是关于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



从独木桥到阳光道——我看高考


四十载岁月流逝,高考仍然是每一代人心中难以忘却的青春记忆。从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到如今千万寒门子弟"跃龙门""阳光道",高考,已演变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四十年前,高考是一座通往理想彼岸,却随时有跌落深谷的危险的独木桥。我的父辈都是农民,却也饱受高考所带来的利弊之苦。曾经,大学生是知识与文化的象征,却也是高贵与财富的象征。那时的教育远未有如今这样普及与发达,能考上大学的因素也远不止努力与勤奋,"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是最贴切的形容,反映了当时考大学之困难与艰辛。


  四十年后,高考是一条宽阔稳固的阳光大道,是付出便有收获的寒门子弟的成功之道。随着我国国力与日俱增,教育现状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考上一所大学早已并非难事,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获得高水平知识的权利。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文关怀的逐步提升,高考的公平性也日益明显,使高考从一个冷酷多变的"刑场"成为了无数人的梦想腾飞之地。


  从独木桥到高考如今的阳光大道,这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兴盛,一个民族的崛起。"少年强则国强",高考转变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导向。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国力。当越来越多人不再恐惧于高考的淘汰率而转向期待高考所会带来的人生改变时,高考就真正达到了它培育人才、挑选人才的真实目的。


  高考仍然需要改革,需要从"阳关道"向不定方向的"自由原"转变。尽管我国的高考在对人才的培育上已获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唯分数论"依然束缚着考生的发展。浙江等地推行的高考新政有望改变这一现状。当文理不再分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学科,不再一考定终身,不再为文不择理而忧愁时,高考才真正地成了一个"自由原",考生则是原野上驰骋的骏马,自由而奔放,挣脱缰绳,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肆意奔跑。


  高考,这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这个凝聚了几代人理想与回忆的"独木桥",正完成了向"阳关道"蜕变,正声势浩大地开辟成一片"自由的原野",为下一代人提供更加完善的腾飞之地,理想之港。


天涯何处无芳草——我看高考


不久前,我有幸加入了一个微信群,这个群是当年一起参加高考的同学发起的。群主K当年是一个非常矜持的女孩,她的成绩和容貌一样并不引人关注。可今天,无论气质和人气,她都是时尚圈里令人羡慕和关注的慈善达人。


  微信群里最活跃的是E君,他和当体育委员时一样热情。他发的信息日过数十条,视频笑话调侃都会叫你忍俊不禁。据说他高考落榜之后步入社会,笑对人生,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现供职于某市艾滋病疾控中心,是艾滋病患者最真诚的朋友。


  发言最少的是某集团董事长B君和某市副市长C君。即使节假日,大家讨论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他俩也是礼节性的三言两语,惜言如金。这种理性与淡定,依然是他们高中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修炼的结果,“礼贤下士”绝非他们的风格。


  大伙印象最深的是班花Y,如今她已经是影视圈里的名人,年近半百依然那么温婉动人。当年,她曾经是几位男生的暗恋对象,高考落榜之后就与他们分道扬镳。其实追到Y的,是一位相貌不扬学历一般的男孩。当初几位暗恋Y的高材生后悔不已,在微信群里有过软绵绵酸溜溜的表白,但对于Y君来讲,一笑了之,不削一顾。


  群里常常聊起高考状元A君。他高中入党,可算是他们当中风光无限的人。前些年平步青云,政绩显赫。不幸的是,在竞争省委书记的过程中,被人检举巨额受贿,锒铛入狱。


  相比之下,群里过得最棒的要数D君,因家庭贫困,不得不把录取通知书深藏箱底,经过多年打拼,终于在电子商务谋得一席之地,拥有多家网站,成了业内大名鼎鼎的人物。


  自称小人物的落榜生F君和X君,如今在省城有了自己的画院和跆拳道馆,育人无数,小有名气。


  那个年代,高考就像一座独木桥,有的人千方百计挤到梦寐以求的彼岸,以为高楼之下都是贫民窟;有的人没挤过桥,却无意成为时代风云的主人。


  “人生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在微信群的闲聊中,让我感悟到高考固然重要,它将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止高考这一条道。高考,考的是数理化;生活,考的是生存之道。“胜不骄、败不馁”,只要我们有一颗报国的赤诚之心,高考的初心一定会在我们的血液中永远流淌。


  看一个人的人生是否精彩,不是看他的高考成绩,而是看他能否接受命运的挑战,把握时代的脉搏,用他的一技之长,伴随他的勤奋与创造,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


 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刚刚权威发布了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如今生活变化之快,往往让我们手足无措。是随波逐流,还是固守己见?何去何从,实际上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以智者的态度面对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化节奏加快,许多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我们预料。紧跟潮流,追求时尚,这可能迷失自我,因为生活的表象远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许多自以为是的判断与分析,会在社会现实中被打得粉碎。反过来,我们一味的坚持自己所谓的原则,不知变通,怨天尤人,甚至逃避现实,与大众格格不入,那也将被社会所淘汰。对此,科学的判断,理性的选择,就尤为重要。


  正确面对各种“变数”,是我们应该具有的态度。


  世界变化并非按照我们设计的方案去运行。世事的变化,哪怕是失败的结局,我们都要坦然面对,积极采取措施,掌握生活的主动权。遵义会议之后,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毛泽东,面对土城战役的失败,迅速调整方案,在险象环生中领导红军四渡赤水,写下现代战争史上精彩的篇章。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缺乏态度。勇于承认失败,在失败中找到走向成功的途径,才是我们正确的选项。


  社会的发展,也会出现短暂的倒退。对此我们不能动摇对人类对未来的信心,不能动摇自己的信仰和做人的原则;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秦朝张良为了替韩国复仇,曾在博浪沙袭击嬴政,命中副车,不得不亡命于芒砀山。后黄石公为了磨练张良,让其三次为自己穿履,一是考验他态度是否坚贞,一是让他学会心平气和。最后的结果,黄石公满意的传授给张良《素书》。张良成为汉代开国军师。张良经得起考验,成为智者。而抗战时期,面对日本人的侵略形势,不少中国人对抗战失去了信心。汪精卫等人放弃自己国格,选择投降日本,组成汉奸伪政府,最终落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时代的变化,有时候让人茫然不知所措。在众人被现实乱象迷惑的时候,倘若有人能从中找到规律性的结论,清醒的放眼未来,作出科学的预测,那将是大智慧!抗战中许多国人为“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观点而迷惑的时候,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为中华民族指明了方向。


  可是智者产生并非一日之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要经得起实践的磨练,又要博览群书,深得中华文化之造诣,方可做到。作为平常之人,我们应不断的加强修养,虚心请教,倾听不同的声音,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变化的世界中从容应付,成为胜者。


世事难料,但只要勇敢的面对,沉着、理智,才是正确的选择。

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车辆与时代变迁


   全国高考,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出来了!题目大致为:车有各种类型,车来车往,车传递着真情,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折射人世的变化,道出人生的哲理。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车里车外


淅沥沥的雨肆意地下着,我在车里,雨在车外。


人人都爱车,远行、踏青离不开车。外出,有车就有安全感,天亮天黑,都会被车挡在外面,为我们创造的是暖暖灯光和适宜的温度。晚间,将要回家的时候,按下手里的钥匙,车灯便开始远迎,像侍卫,将要带我安全离开,无论什么样的环境,车都会帮助我们应对。有言云之:有灯就有人,我说:有车就有人。


  车里,是奋进的人生。


  当方向盘确定了角度,目的地也就近在咫尺,车里的种种操作按钮就是我们的种种动力,每一件都至关重要,速度控制着时间,引擎牵引着整个车身,坐在车里的我们,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开往未来,开往理想,不由得这就是我们每天的状态,油加满,调整好状态便可以开启一天的生活。开车意味着前进,开车的状态就是生活的状态。


  有时我们要慢慢地开,因为路况、因为人群,放慢速度是一种智慧,根据情况调整速度和方向帮助我们安全通过艰难路段,很多人喜欢快速地前行,而我总喜欢按部就班慢慢地开,车速能够随着自己的意志调控才有安全感,有人说:车品即人品,性格决定了这个人开车的习惯,这也有几分道理,一个保守的人开车一定也很保守,有些外向性格的人总是喜欢超车和变道。


  有时开快车也可见水准,当我们成群结队出去旅行,想不因技术原因掉队,也必须开快车。或许总有需要我们打破常规的时候,生活不会千篇一律,应变十分重要,到了加速的时候也必须超越自己。


  车外,是风景,是人群。


  车外的环境就像生活的外因,不在控制以内,车里的我们要根据车外来决定车里。车外有风雨,车外有阻碍,如果一段路正在检修,我们就必须绕行,就像很多时候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绕行,没有一条直路可以到达目的地,必须转弯,一个又一个弯组成了我们的经历我们的路,“绕行”规避了风险,找到了捷径。


  车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你来我往,有的成为了朋友,有的只是一面之缘。而作为行者,我们不可以停下,总要牢牢抓好我们的方向盘,注视前方,去追寻一种远方。


  车里的自己,车外的他人。


  车里的奋进,车外的人群。


  车里的自律,车外的自由。


  每一步都认真走过。



 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目: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读心为魂


阅读常被奉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大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这话说得确实精僻(辟),当仍想为其添上一种层次:以"有字之书"为人之底,以"无字之书"为人之骨,以"心灵之书"为人之魂。


  "有字之书"指世间客观存在的一切文字内容,也是人们狭义上阅读之物。杜拉斯曾说过"每一本书都是漫漫长夜"。夜晚用一本书来填满闲暇的时光,一方面夯实了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开拓了人的视野。培根也常强调"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但若仅仅停留在阅读"有字之书",便易陷入苦读成疾的泥潭。


  "专读书也是有弊病的",鲁迅鼓励人们使所学的知识活起来,这便是所谓的"无字之书"


  "无字之书"深深根植于生活这片包罗万象的土地上,经历百态人生也是另一种阅读。向生活寻求知识,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搭好身骨。这本大书中没有直接易得的文字总结,它更需要人活化地看待,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从中撷取成长所需的营养,做到经世致用。


  读着这两本书,能拥有"谈笑有鸿儒"的展望,但真正贯穿人一生的更关键的是"心灵之书"


  "心灵之书"似乎更为玄妙,大家如齐白石也只能说成"要常有古人之微妙在心间"。我将这种微妙理解为一种自我意识,如果一个人永远是外在事物的反映,缺乏自我的内在焦点,那他仍是无用的。特别在物欲快速膨胀的当下,潜心读书的人都已消失殆尽,更不用提回归本心,发出"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的深层自我反思!拥有向内探寻的自我意识,才能回答人何以为人的终极难题。而且每个人的心灵都脉动着不同人格的血液,借鉴他人确为一条捷径,但读懂自己内心更为重要。常读"心灵之书",为自己注入独立之灵魂。


  从另一方面来认知,"有字""无字"之书都是为了读透"心灵之书"服务。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对读通心灵才为终极目标的明证。他们是两条殊途同归的方式,"心灵之书"散落在世界的每一隅里。


  阅读向着领悟"心灵之书"出发!为保有人鲜明生机的愿望,时刻铭记以读心为魂。


人生三读


王家卫在《一代宗师》中有言:见天地,见自己,见苍生。这与一位作家的“人生三书”论不谋而合。读“有字之书”,即见天地万物的运行之理,读“无字之书”,即见芸芸苍生的社会迹象,读“心灵之书”,即见自己内心的所欲所求。然而如何将三者有机的结合,使自己既不读死书,又不汲汲于世,也不闭锁内心呢?想必,以知识和社会经验来丰富内心,剔除纷扰,才是“读书”之途。


  现今社会,基础教育的普及早已使“有字之书”谙熟于每个人的心中,而网络的大潮则将碎片化的知识和信息日富一日地带到人们面前。可以说,“有字之书”中的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从世界各地喷薄而出。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一体化和泛娱乐化的兴起,各种从所未见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被写在了如今的“无字之书”上。然而,一位哲人曾说“不知情权比知情权更加重要”,它可以让高尚的心灵不被无用的言论所累。面对“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便格外重要。只有在“心灵之书”中读得坚定,读出信念,读出亘古不变的普世价值,读出道德律令和精神准则,才能拒绝动摇,读到真实的自我与内心。否则,如尼尔·波兹曼所言“我们终将毁于自己所爱的东西。”而知识和社会阅历同样可以成为人的武装,从书本和社会中剔除糟粕与流俗,才能达到心灵的上升。


  同样,伟大的心灵亦有益于个人对“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的理解。抗战时曾有文人说自己当年读宋人著作不知国破家亡之苦,只有到了抗战时国家陷于危难,方得与宋人同情。赫尔曼·黑塞在谈及读书时,也说自己阅读歌德的《亲和力》时,由于误读了它而完全成了另一本书。由此可见,真正伟大的心灵会以知识和阅历审视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拥有“读书”更加聪慧的耳目。


  诚然,无论哪一本书,多读未必有益,精读却又怕陷入“牛角尖”的困局,然而这三“读”互相作用,又互相反作用,以知识和社会阅历丰富内心,升华的内心又从社会和书本中去除杂质,淘得真金,在不断循环中臻于完美。从“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的所得,重读“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的结晶。


  如此一来,人生三读,岂不快哉?


河南高考作文公布:奖罚之后

图片11.png

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妈妈:


  你送我到学校门口,我顺着人流走进考场,没有回望,我能够想象你眼神里复杂的情绪,我想我还是走得淡定一点吧。


  可是眼前的漫画却让我思绪翻滚。


  一个孩子第一次考试100分,脸上一个吻印,第二次考了98分,脸上一个掌痕;另一个孩子第一次考试55分,脸上一个掌痕,第二次考试61分,脸上一个吻印。


  我想的是,第三次呢?第四次呢?只要分数有波动,孩子的待遇就有波动。按通常意义,第一个小孩是优生吧,第二个算是很普通的学生吧,可是全都生活在被分数控制的世界里,悲喜交替,无处可逃。


  我有些不安,妈妈,那个对孩子又打又亲的人是谁呢?她可能是你吗?她正是你对吧?求学十二年,你没少亲我,也没少骂我,有时甚至“啪啪啪”!你引用我老师的话说我“要成为优质的做题机器”,可是我的老师总会接着说“更要成为优质的人”啊。


  可是妈妈,你似乎简单了些,在陪伴我的路上,你的眼里似乎只有我的分数了,仿佛那就是我整个人的价值体现。是的我从小就会读书,就会考试,就是你昂首挺立笑傲江湖的“资本”;是的我知道好成绩的意义,它会让我更受宠爱和欣赏,它会让你更有成就和尊严,它会改写我们家的处境和命运,它会让我更便捷地获得人世间物质和精神的享受……诸如此类。可是长大后目睹你因此而生的悲喜,我常常觉得是那么遥远。你呢?你有没有发现我越来越长的睫毛下,有更多的委屈?有没有发现我越走越快的脚步里,有更多的趔趄?你可知道,我会夜半,无言独上西楼,看月色如钩?你可知道,我会断鸿声里,栏杆拍遍,叹“无人会,登临意”?有时候竟至怒发冲冠,仰天长啸?甚或“长太息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你一直告诉我你爱我如命,所以我听话,我听你的话,不问他事,不贪享乐,不玩手机,不打排球,不弹我好的吉他,不看我爱的武侠……我力求考得高一点再高一点,可是卷面有难有易,精神有奋有颓,也有失误比别人考得低的时候,还有命运捉弄人的时候。记得初二下学期期中考数学,120分我考了86分,回家后告诉你你脸色立变,不只是你,我爸他让我跪下思过,我不跪他一个巴掌甩过来,我一下趴到地上,那夜我跪了两个小时,可是第二天老师告诉你说少加了我30分,加上我还是全年级第一,回到家你一把搂过我亲了又亲,可是我的小小的心冰冰凉凉。妈妈,我无法承受,这是我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你知道吗?


  我曾试着与你们沟通可是无效,我羡慕我的同桌李某某,他成绩平平可是说起父母却眉飞色舞,我更羡慕那些书里知道的大师和他们的孩子。鲁迅让他的儿子周海婴“完全的解放”,“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拂逆他的喜爱”;梁启超对他的女儿说“未能立进大学有什么要紧”说“天下事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天下第一等人物”;梁培宽追忆父亲梁漱溟时说父亲的教育是“信任且开放式的”,有一次他考了59分,他拿着补考通知书给父亲看,父亲只一眼就还给儿子,那意思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这些小孩受了信任与激励,后来都有了出息。妈妈,你可知道我羡慕他们?


  三个月前,百日誓师之后,一天下午放学,学校广播里传来朴树的歌:“当你仍然还在幻想/你的明天,它会好吗?还是更烂/对我而言,是另一天/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只想永远地离开/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无法自拔/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绝望着渴望着,也哭也笑也平凡着……”我越走越慢,走到校门口突然泪奔,那天我索性在湖边哭得昏天黑地像一个英雄,哭完我安静地回到教室晚自习。妈妈,这是你不知道的。


  有人抨击当代中国教育,说是天才教育,而所谓天才教育结果多半不是把一个普通资质的人培养成了天才,而是把他扭曲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畸形儿。我自问我尚不是畸形儿,妈妈,我为此感到庆幸,可是令我不安的是,我一样被卷在了这样的教育里了,我不知道的是我的明天,它会好吗?我们的明天,它会好吗?


  妈妈,我仍然愿意考一个高一点的分数,用它来回报你。不过,明天之后,不管我考了多少分,你和爸爸都能高高兴兴地庆祝我高中毕业了,好吗?


  您永远的女儿:~


   

全国卷1高考作文:老外眼中的中国关键词

(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Ⅰ高考满分作文:蛙鸣伴驼铃

亲爱的朋友们,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  

如果你侧耳倾听,你是否听到了那田间蛙鸣和大漠中的驼铃?  

俯瞰中国乡村的上空,田间依旧的蛙鸣见证了美丽乡村的嬗变。中华有诗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关注“三农”到精准扶贫,时代的巨轮飞速向前时,乡村不曾被抛下。它以非凡的活力实现了自身的蜕变,呈现出一幅山水美、人情美的淳朴画卷。  

从微观层面上,无数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人们成为时代的先锋。耶鲁大学村官秦玥飞带领乡村率先走上信息化的轨道;三十年支教女教师以芳兰振蕙叶之姿,使“支月英”这个名字镌刻在两代人的记忆之中。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正是怀着对乡村大地最深沉的眷恋和责任,无数人与曾经的这方土地有了再难分割的羁绊。从宏观层面上,国家的发展从未遗忘农村,从顶层设计再到基层探索,湘西十八洞村的扶贫经验至今还在传播,三权分置体现的对农民的关怀也仍是人们感念的对象。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知止而后有定,激荡之中而后有静。  

放眼宏观的国际,新丝路上又响起的阵阵驼铃,传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集体乡愁。西方有谚云“独木不成林”,非洲朋友也说“水涨荷花高”,一带一路的“传奇”构想是古老中国全球担当的表征,它不是以中国霸权睥睨一切,而是以开放的怀抱包容世界。  

当普惠互利共赢成为全球治理的共同呼声,中国成为最勇敢的弄潮儿。当“逆全球化”的言论甚嚣尘上,当地球村的乐观之幕徐徐降下,有人发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忧患之问。一带一路成为全球对于中国治理方案的共同期待。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凝聚成责任担当,古老的丝绸之路是养分之源,全新的发展理念又为其注入了不竭的活力。  

当蛙声伴着田间的风传遍广阔的美丽乡村,当驼铃载着国际的梦奏响一带一路之歌,你会看见古老中国日益崛起的身姿,它化为一声厚重的龙吟,泅渡了历史的重洋,激荡在七大洲的上空。  

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国,我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我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今日少年人,当蛙声伴着驼铃,我们向前迈步的脚步声应当更加铿锵有力才是。  

世界青年人,也请让我们伸出手,握一握,共同穿越巨变的中国。


 全国卷Ⅰ高考满分作文:正午光辉,普照大地

生活在当下,你不难发展!生活于当下,你不难发现中国正以一种强势的姿态立于世界,引领世界发展潮流!发展是迅猛的,每一天都会发展为不一样的美景。鲁迅说过:“生活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中国之发展正以“共享”为马驰行于世!  

“一带一路”连通沿线国家的合作之心,成就各国的共享之意。当年丝路之繁盛仍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一颗最为明亮的星熠熠生辉,而今“一带一路”的辉煌交由我们来书写。有质疑的声音发出:“这是否是一次变相的侵略?”“这是否如同当年马歇尔计划一般实则别有用心?”面对质疑,中国没有急得脸红脖子粗,只一句:“静待历史的检验!”而后我们看到,越南通了广播电视、非洲通了水电交通、偭甸经济飞速提高……质疑之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人们兴奋的笑脸、闪亮的双眸和无法合拢的嘴!  

“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政府与民间之共识。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条路是高铁之路!是构建“一带一路”!增加了许多新的内涵。中国高铁横空出世以一种不可抵挡之势越发成长,跃居世界顶峰而后,成为了“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的走出国门不仅仅意味着我国高铁技术的发展完善,更加展现了我国合作共享的发展理念,带动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  

有了国际的合作共享,共享单车告诉你,国内的共享早已应运而生!作为拥有环保、共享理念的共享单车以其新颖的运行模式一出现便受到广大国民的追捧!其展现的绝非单一的共享,也包含有绿色环保的发展可持续目标,共享单车亦有其爱与情的人文关怀。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共享便如这一大爱,在人们的心田种播下花种,允以阳光、雨露、终成一片“万紫千红”,我们不难看见,今后的天空万里无云蔚蓝如海,人们走在大道上,共享单车成为主流!  

若干年后,可以预见,北京的天蔚蓝如海,共享单车来往于大道,高铁带我们走出国门,“一带一路”带走共享的信息,带回合作的意愿!  

“共享是将蔷薇赠予,你留我以花香!”中国正作为一颗正午的太阳,以其强有力的光芒,普照全球大地,共享光辉!




 全国卷Ⅰ高考满分作文:雅俗皆乐,幸福中国

唱念做打,生旦净末,“咿咿呀呀”中粉墨登场,她是中国的国粹——京剧。韵律十足,动感四射,她是大妈们的最爱——广场舞。  

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看似天差地别,但她们站在一起,笑得灿烂:“不,我们都是中国!”  

历经岁月洗礼,炮火纷飞,京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唱词到唱腔,从服饰到妆容,她就像一个文化符号,使人说起中国,便有个黑脸的包公开始“哇呀呀呀”。而作为舞坛新秀,广场舞的兴起只在近几年,但鲜明的节奏、简单的动作使她迅速在大妈中流行,掀起了一股广场舞热。但无论是高雅的京剧抑或是通俗的广场舞,不可否认的是,她们都给人以精神的愉悦享受。那么对高雅还是通俗的纠结就可放到一边了。  

偌大的广场,有空地,有戏台,台上是水袖青衣,台下是“动次达次”;台上人沉浸在戏中,或喜或嗔,或哀或愤,台下人陶醉在曲中,或进或退,或旋或蹲;有人品一杯香茗,跟着台上人摇头晃脑、念念有词,有人放下手中物什,跟着台下人旋转跳跃,舞步翩跹。  

什么是雅?什么是俗?每个人脸上都呈现笑意时,又有什么高下之分呢?  

如今的中国,有沉迷京剧的票友,也有喜爱跳舞的大妈,他们的审美情趣截然不同,但没必要争吵、没必要纠结,各人有各人的路。地广物博的中国不敢故作清高,也不撒泼打滚,他推出京剧、广场舞两个姑娘,“谁喜欢跟谁玩儿就跟谁玩儿吧!”于是,他笑了,她笑了,大家都笑了。  

当今世界发展迅速,多元的文化也呈现新的面貌,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的中国,其文化更是纷杂。古老的文化艺术与新兴的娱乐活动仿佛势不两立,但中国以其融会贯通的包容心将两者有机的统一了起来。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是中国这个泱泱大国不同的面貌罢了。  

当京剧遇上广场舞,大雅遇上大俗,没有争论嘲笑,只有理解友好,雅俗共赏,雅俗皆乐,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快乐,进而整个中国都幸福。  

水袖舞青衣,鼓点动腰肢。雅俗共欢乐,幸福满中国。





 全国卷Ⅰ高考满分作文:中国,中国

 中国,这个古老而崭新的国度,我身处其中。如果有人问我,中国是什么样的,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他:他是老人,亦是婴儿。  

中国,他有着老者古朴的褐色,风风雨雨,岁月打磨,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中,他站立着,将往昔记忆温柔抚摸;中国,他有着老者沉默的智慧,经年走过,年月蹉跎,凝聚五千年的智慧,千山万水,脚踏实地。  

看长城,多少个风雨如磐的年头,塞外的马蹄不能将它踏破;冰冷的子弹不能将它击倒。那是中华儿女用血肉建造的脊骨,一砖一砖,千年垒砌,斗转星移,青山不变。它沉默着伫立在高山之上,只为守护、抚平儿女们心底的浮躁与不安;只为凝视,东方的旭日升起,面对新的征程,人们启步出发。  

看丝绸之路,黄沙阻挡不住文明交融的冲动。张骞的骏马应迎着朔风嘶鸣过;班超的笔下记录着旅途的艰辛。长安繁华,塞外苍凉。风沙过身,唯有脚步才可安抚内心,唯有脚步才可通向远方。  

看乡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老的人们依赖于自然,脚下的土地浸着丰获的希望,屋顶的月光寄放着游子的归心。这样的夜晚只适合酣眠。  

当老者转身,中国,他有着婴儿的热情,时代正好,变数诸多,唯有不断地探索、尝试、突破,才能保持生长旺盛的活力。  

长城的烽火狼烟已随风雨散去,如今,只有白鸽飞过山头,只有历史镌刻在人们心中。正因为走过坎坷之途,我们更加明白和平之可贵,我们也更加骄傲地说:我是中国人。  

世界相接,沉睡了百年的丝绸之路再焕生机。前途依旧未知,但婴儿的品质即在于探索,以及坦诚。列车取代了骏马,互联网取代了文字,但无论以何种姿态,世界的东方与西方都在呼唤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  

乡愁情思,在工业文明时代似乎总是脆弱的。当高楼大厦升起,月光不再浸着瓦当上的青苔,湿润的土地变成坚硬的水泥,我们感叹,两者不可以相容吗?当然可以。古老的时节依旧存在,人们竖着一个一个的节气,春游人如织,看小巷沸腾,我们依旧在古老的土地上耕耘、收获,以年轻的容貌融入这个世界。  

中国,这个古老而崭新的国家,我身处其中:他以五千年的智慧为世界写下中国特色的注脚,他以创新探索的精神推动时代发展。老者与婴儿,这就是我认识的中国。



 全国卷Ⅰ高考满分作文:大国风范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都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有人选择自保,有人选择携手互助。中国,一个屹立了五千年不倒,一个以和为贵的大国,在这一特殊时期展现着她的大国风范,自身腾飞,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前往荷兰的火车在义乌出发,随着巴基斯坦第一大港建成,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为西欧带去物美价廉的小商品,给中国带来各种欧洲的高端消费品,还拉动了沿线蒙古、中亚各国经济的发展。这条铁路不仅加快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去产能去库存,也满足了欧洲市场的需求,可谓一举两得。  

相比于英国脱欧,美国修墙,中国反而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全球化浪潮中,帮助第三世界国家走出困境,帮助陷入死胡同的国家重回正轨。经历史验证,闭关自守不是出路,开放合作才能共赢,这也是深入中国人民内心的一个真理。  

习主席说:“不建中国的后花园,而需建设世界各国的百花园。”中国的高铁技术领先于世界,甚至有外国人专程来中国感受,惊呼:“座位很宽敞舒适,速度快到我们感受不到!”中国高铁不仅速度快,服务好,环境舒适,最重要的是——平稳。  

前段时间有外国人在中国高铁上作了个试验,将硬币立在车窗边,可以全程保持不倒,只是在列车进站减速时才有晃动。不服气的网友在日本高铁也做了同样的试验,结果硬币根本立不起来。可见中国高铁平稳度多高了。  

但中国没有吝啬自己的技术,积极推动高技术“走出去”。不仅承包工程,还让美国的技术人员来华学习,开设专业课程专门培训,将中国的高铁标准推向世界,促进世界铁路的革新与升级。  

除此之外,中国也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在联合国气候大会、G20杭州峰会上多次表态,倡议各国改善气候质量,在国内敢打敢抓,严控大气污染,致力于还人民“蓝天白云”,打响“蓝天保卫战”。  

大国风范其实就是责任意识,中国在尽自己所能地谋求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致力于推动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构,处处彰显责任意识,展现大国风范。







 全国卷Ⅰ高考满分作文:以和为贵,万物共荣

中国,华夏民族的家园。上承炎黄子孙的山脉,薪火相传;走到今天,中国人依然坚守着以和为贵的理念,立足国内,由向世界,追求万物共荣之境。  

和谐,首先是城市与乡村的和谐。英国诗人库伯曾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而在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乡村的文化与生态机制日渐脆弱。于是,“美丽乡村”概念应运而生,中国人发起了一场寻根之旅。上至国家领导人提出的“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的口号,下至青年返乡潮的出现,“美丽乡村”是中国实现和谐社会、走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步。  

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有人评价,青年返乡建设“美丽乡村”,是青年再造的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北上广”是无数寒窗苦读的学子的梦想之地。城市,意味这机遇,也意味着成功;乡村,则意味着贫穷与落后。一位湖南扶贫青年曾惭愧地回应起自己回到农村老家后放出的狂言:“这里简直比上海落后一百年。”的确,现在的乡村景象是今非昔比,再也不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景,再也不见“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之景。但正因如此,乡村所蕴藏的无穷潜力吸引着现代青年返乡造梦,大展鸿图。“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的不仅仅是城乡和谐,更是青年价值观念的进步,在乡村发展自己,在乡村创造价值,实现乡村人与城市人的和谐共生。  

和谐,不仅是本邦内部的和谐,更是万邦的和谐。老子有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己为(几于)道。”中国兴起的一带一路建设,正是秉着“亲诚惠容,和谐万邦”的理念打造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富裕之路。有人扬言这是“中国威胁”,其实达何尝不是在现今保守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受阻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从深厚的历史文化中挖掘出来的、具有当代意义的治世理念呢?往西,接通哈萨克斯坦,直到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上北,接蒙古、俄罗斯;向南,开老挝,经越南,至泰国。中国努力延伸橄榄枝,通“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和为贵,万物共荣。中国,通过打造美丽乡村,实现城市与乡村内在机(肌)理的对接;通过建设一带一路,实现国与国之间经济、政治与文化命脉的衔接。21世纪,请看中国和谐建设之路。






 全国卷Ⅰ高考满分作文:科技中国,大美中华

广大的外国青年你们好!鉴于中国日益发展,获得了你们的不断关注,今天我将分享有关中国的两个方面——共享单车和移动支付的内容,与你们谈谈我心中的的科技中国,我梦想中的大美中华。  

聊及共享单车,想必广大外国留学生应该不陌生。中国的企业对这一项有利于民心的工程给予了巨大的帮助,完成了中国政府部门都难以实施的一项任务,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麻烦,并不比国外相对宽阔的道路,楼下随处可见的“小黄”、“小橙”、“小蓝”实则解决中国人出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同时,随着科技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从汽车回归到单车,并且采用“共享”的形式,用科技改善生活,服务人类,也是人心所向,时代所趋。  

“共享单车”的中国,我只需打开手机,轻轻一扫,便可骑着单车在街道上行驶,方便快捷。我感觉风冲激身体的舒适,细闻风中夹杂的花草香,无比享受。生活在这样的中国,我没有单车却可以“共享”单车,感受共享所带来的美好,感慨能生于今日之中国。  

说完共享单车,当然还不得不继续谈及移动支付。当今社会,购物消费早是十分常见的行为。而随着电子支付的逐渐发展,用纸币支付因所带来的不便捷而不断走向落没,这时新科技下产生的移动支付便因其十分的便捷而日趋强势。“支付宝”、“余额宝”、“微信支付”等等利用手机端绑定银行账号便可方便快捷完成购物支付等付费行为的新生事物不断出现,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快速支付的需求,更便捷了人们的生活。  

“移动支付”的中国,我只要拿出手机,轻轻一滴,就能带走我在超市所购买的物品,再也不用随身携带厚重的钱包,更不必再担心忘带钱包的尴尬。身处这样的中国,我减少了对现金支付的烦恼,幸运能生于今日之中国。  

广大的外国青年,在我的介绍中,你们对中国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吧!当然,这两者只是科技发展中国的一隅,还有更多的方面期望你们去了解。  

作为一名中国高中生,希望你们能在对中国的不断认识中感受中国科技的力量,发现中华优秀文化。我心中的的科技中国,我梦想中的大美中华。





 高考作文分类及满分作文集锦

说纽带

北京考生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一书中有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之所以这样说,在我看来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它如一条纽带,牵系着个人、历史、未来。

最显而易见的,文化之纽带作用对社会每个个体之间都有影响。在《先秦诸子选读》序中说一个忽略了“善教”即良好道德教化的民族,其所获得的发展也一定饱含着被发展了的破坏力、伤害力。而阻止这破坏的善教,正是文化。是仁爱、恻隐之心,让我们对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伸出援手。是言必信、行必果,让我们能坚守对朋友的承诺。是孔孟儒道深入心中,让我们在异国他乡相逢时能意识到我们都是同宗同源的华夏子孙。

自然,这文化的纽带不是形成于某个特定的时代,而是如一条长河,蜿蜒曲折,绵延五千年踏时空而来。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所言,解决文化之纽带的秘密,也许正在于,承载着古代文化的艺术作品中的情理结构和今人的心理结构有着某种同构关系和影响。比喻一下,就是文化之所以能如纽带一般牵系着今人古人,是因为我们的脑海中都有相同的“挂钩”,使我们能彼此相连。这纽带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自在逍遥;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恣意豪迈;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爱国热血……是这样的一条条纽带,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对话。

我自信的想,文化纽带不仅一端连着社会个体、历史,它的另一头,一定还牵系着未来。驼铃悠扬的丝绸之路幻化为一列列疾驰的高铁,驶出国门;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孔子学院,学中文如今也成为了热门;太极、中医,京剧,一系列带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征的事物正在走向欧洲、美洲……

个人、历史、未来,都被一条名为文化的纽带紧紧、紧紧的相连。我,和许多如我一般的普通人,站在世界的东方,一手牵着历史,一手系着未来,眺望远方……

天涯何处无芳草一一我看高考

贵州考生

不久前,我有幸加入了一个微信群,这个群是当年一起参加高考的同学发起的。群主K当年是一个非常矜持的女孩,她的成绩和容貌一样并不引人关注。可今天,无论气质和人气,她都是时尚圈里令人羡慕和关注的慈善达人。

微信群里最活跃的是E君,他和当体育委员时一样热情。他发的信息日过数十条,视频笑话调侃都会叫你忍俊不禁。据说他高考落榜之后步入社会,笑对人生,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现供职于某市艾滋病疾控中心,是艾滋病患者最真诚的朋友。

发言最少的是某集团董事长B君和某市副市长C君。即使节假日,大家讨论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他俩也是礼节性的三言两语,惜言如金。这种理性与淡定,依然是他们高中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修炼的结果,“礼贤下士”绝非他们的风格。

大伙印象最深的是班花Y,如今她已经是影视圈里的名人,年近半百依然那么温婉动人。当年,她曾经是几位男生的暗恋对象,高考落榜之后就与他们分道扬镳。其实追到Y的,是一位相貌不扬学历一般的男孩。当初几位暗恋Y的高材生后悔不已,在微信群里有过软绵绵酸溜溜的表白,但对于Y君来讲,一笑了之,不削一顾。

群里常常聊起高考状元A君。他高中入党,可算是他们当中风光无限的人。前些年平步青云,政绩显赫。不幸的是,在竞争省委书记的过程中,被人检举巨额受贿,锒铛入狱。

相比之下,群里过得最棒的要数D君,因家庭贫困,不得不把录取通知书深藏箱底,经过多年打拼,终于在电子商务谋得一席之地,拥有多家网站,成了业内大名鼎鼎的人物。

自称小人物的落榜生F君和X君,如今在省城有了自己的画院和跆拳道馆,育人无数,小有名气。

那个年代,高考就像一座独木桥,有的人千方百计挤到梦寐以求的彼岸,以为高楼之下都是贫民窟;有的人没挤过桥,却无意成为时代风云的主人。

“人生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在微信群的闲聊中,让我感悟到高考固然重要,它将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止高考这一条道。高考,考的是数理化;生活,考的是生存之道。“胜不骄、败不馁”,只要我们有一颗报国的赤诚之心,高考的初心一定会在我们的血液中永远流淌。

看一个人的人生是否精彩,不是看他的高考成绩,而是看他能否接受命运的挑战,把握时代的脉搏,用他的一技之长,伴随他的勤奋与创造,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

预测,不一定成真

上海考生

有人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滋味。”

现代人大多都会有看天气预报的习惯,根据未来天气情况改变自己的计划。不过,天气预报也会有不准的时候。当一个不喜雨天的人,看了天气预报之后做好了全副武装,结果遇上的却是一个艳阳天,这应该也算得上是一种意外的惊喜了吧。

其实,生活的最美妙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预见性,你不知道你的未来,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是,生活不是全然没有规律的,你完全可以根据现状和一些规律,推测出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从而做好充足的准备来面对未来。当然,预测,并不是现实,所以也不可全部依赖预测。毕竟,有些预测也许不会成真。

然而,总是有人会选择性地不接受一些在他们看来不好的预测,并且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那只是预测,不一定成真。却经常会忽略,有些预测并非是空穴来风,假使他不以为然,那些目前还只是预测的结果将来很可能会在未来发生。就如蔡桓公不听名医扁鹊对于他身体情况的预测,没有在病症刚显露之时及时治疗,等到真正病入膏肓,连名医都无法救治之时,才有了后悔的意思,却再也无力回天。又如项羽不听范增对于留下刘邦必然留下后患的预测,没有及时免除后患,最后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因为不相信预测而最后使预测成真的例子远不止这些,却总还是会有人重蹈覆辙,不撞南墙不回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预测就一定会成为现实。任何预测的提出,大都只是建立在当时的情况下的。换句话说,只有当前的情况持续下去,预测才有可能实现。但是,任何的情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我们不希望成真的预测实现不了。试想一下,假如蔡桓公一开始就听取了扁鹊的话积极治疗,项羽听了范增的建议免除后患,那么,那些预测不就不会实现了吗?所以说,预测的最终实现与否,实际上都在于你自己。

对于预测,应当接受,并不是说预测一定会成真,而是说要接受预测可能会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对其做好准备。假如预测到的结果是理想的,那就应该保尽力而为;假如预测到的情况不是自己想要的,就更应该反思自己,从而使自己向好的方面转化。当然,也不要被预测所束缚,因为它不一定会实现,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横长城长 一点茉莉香

湖南考生

看惯了哥特建筑,你或许感兴趣于壮阔万里长城;听遍了普契尼的歌剧,你或许欣赏那红脸张飞;吃腻了海鲜大餐,是否钟情于广式小吃?

这里是中国。

中国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足以证明长城在中国人心中地位。昔日秦皇,动天下之力,北筑长城,以抵外来入侵。长城长,与海相邻;长城陡,万阶上天际;长城久,千年风霜未坍塌。它不像吴哥窟,神秘绮丽;它不像巴黎圣母院,闪耀人性光辉;它不像加利福尼亚漫长海岸线,蜿蜒动人。它让世代中国人奋勇抗敌,这才有抗战十四年奇迹;它让中国人充满精气神,这才有今日我中华复兴壮丽征程;它让中国人有永不服输斗志,这才有那千年未曾断绝的灿烂中华文明!

这里是中国。

中国电影史巅峰便是获戛纳大奖的《霸王别姬》,它让世人看到京剧之魅力。那眉心一点朱砂痣,是你放不下的眷恋;那拿起刀枪剑棍的英勇,是你为国杀敌的豪情;那一张张花白的小丑脸,是讥讽贪官污吏的内心独白。一张戏,一座台,唱遍的是天下苍生,言不尽的是千年艺术传统,它不像流行音乐,韵律十足;它不像西方歌剧,夸张十足;它不像古典音乐,醇香浓厚。它像一个前面镜,有血有肉。有故事还有酒。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程蝶衣便是这样因戏而“疯魔”。这便是中国最具代表性文化符号,时至今日它仍在创新,接受时代熏陶,放出既古老又现代的光。

这里是中国。

如果你没到过中国,相信你听说过誉满全球的中国美食。中国人爱吃,并且吃出了文化。我不会忘记看汪曾祺先生文章里舌尖上的感受,玉林米线、黄焖鸡、金华火腿,高邮鸭蛋以及最普通的黄油烙饼。中国人讲究吃,每一道菜的背后可能有着几百甚至上千年历史。你吃油焖大虾,我可能和三五知己边吃小龙虾边畅谈人生;你吃法式鹅肝,我可用最平常的食材做出一道你永生难忘的蛋炒饭;你吃昂贵鱼籽酱,我可能尝到秘制多年雷山鱼酱。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或许让你更深入理解中国烹饪的核心,它不只关乎食材、手法,更是我放盐时想起你最近生病而少放一点的平常心;让你欲罢不能的不是厨艺技巧,而是生活中点滴感悟。中国人吃的是菜,吃的更是人生。

这里是中国。

有你想不到的惊喜,有你未曾见到的奇观,有你放不下的平常心。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弹戏牡丹,一点茉莉香。

这里是中国,我们欢迎你。

但行善举,莫问前程

山东考生

迪金森曾这样描述生命的意义:如果我能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抚慰一处创伤,或是令一只离巢的小鸟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活着。这句话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行善举,暖人心”,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最好体现。

“24小时书店”里,是爱、善、尊重、包容……的栖息地。店员一句句“欢迎来临”的问候,亲切的目光,瞬间将爱的世界点亮。柔和的灯光下,拾荒者得到了尊重,流浪者得到了包容。店员在用小小的善举,温暖了他人的人生,也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小的善事可以低到尘埃里,但我们可以从中窥到行善者海纳百川般广阔的胸襟和兼爱的情怀。你可知弘一法师圆寂时曾再三叮嘱弟子要在自己身旁放上一碗清水,只怕焚烧尸体时蝼蚁闻味而上葬身火海。他的心会为一只蝼蚁而颤动,因为在他眼中,众生都是平等的,都是该被尊重。在他那如一泓清泉般澄明清澈的心中,早已没有了“他”与“我”之分,他用小小的善举去温暖每一个生灵。

当行善成为习惯,我们的世界会更加温暖;当善举不再是偶然,我们的灵魂将会更伟岸。只要我们心存善念,就会让行驶了五千年的中国之舟更坚固,因为,大爱无言存希望,善举无痕爱意长。

“天下皆白,唯我独黑。非攻墨门,兼爱平生。”这就是墨家。与儒、道并称“显学”,从儒学中我们可以学到仁、义、礼、智、信。若将墨家的“兼爱”用实际行动来体现,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体现出价值,我们的社会将会有永不凋谢的春色,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的繁荣昌盛。

“24小时”书店的店员们从小小的善举中传递了温暖,同时也践行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友善”等等理念则尤为突出。

其实,很多事情的失败,就如《红尘客栈》中所唱的那样:“无非是名和利放不下。”很多人担心“24小时”书店的经营无法很长时间的经营下去。但是,哪怕只有一晚,传递了爱与善,体现了尊重与包容,将生命的价值实现,那也是成功了!

但行善举,莫问前程。

扫除腻粉呈风骨

辽宁考生

时下,人们喜欢美容,买贵重的化妆品。一项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会化妆的女性平均收入往往高于不化妆的女性,而且显得更聪明。所以,化妆的女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女人一定会化妆,一定会更注重仪容仪表。爱化妆是爱美之心的表现,这种心里人皆有之,但只注重这外在的“浅碧深红”,而忽略了内在的“芳香馥郁”,岂不是有徒虚表之嫌?

李清照描写桂花诗说:“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想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年代确实离我们远了一些,不施粉黛想清新脱俗的女子也不多见了。我总认为,每天化一点淡妆不仅会让自己的心情好,也美化了风景,何乐而不为呢?但仅仅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施粉浓眉,翘首弄姿,妖艳惑众,而内里却“空空如也”,岂不是俗不可耐?因此,表里如一,内外兼修,才能芳香馥郁,这应是我们追求的“极品”。

艰苦朴素是一种美,但绝不是不修边幅;适当的修饰但不能妖艳,这样可以被世人接受。一个人无在家,还是立足社会,都应有责任和担当精神,才能顶天立地,堂堂正正活出真我。而不是为别人活着。可巴金说过:人不是为了吃米而活着。那么除了吃穿住以外,还应有更高的追求,恰如恩格斯所言: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有所作为。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不凡气质,舍弃行尸走肉的“空皮囊”,就“必须敢于正视……敢当。”人有了精神气,往往就敢于担当。

外在之美不可少。试想,如果某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在笔试成绩相差无几的情况下,面试选择是素面朝天、穿着打扮的颓废者,还是愿意选择精心修饰的朝气者,答案肯定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大学毕业生就业前美容打扮一番无可厚非。而金玉其外,虚有表面,缺少涵养、文化和能力,就是缺少内在之美的底蕴,这样的人能走多远,令人怀疑。因为韶华易逝,青春难再,能留得住的只是“芳香馥郁”的人格魅力。

内在修为是必须的。鲁迅说得好:“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先贤圣哲倡导清水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另一种美。关键是美的适度。如宋玉所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恰到好处。残花香尤存,蜂蝶恋旧枝。德行、品格与学识能力等综合起来,方能彰显高贵气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果不想被社会淘汰,就跟上时代步伐。人前举止谈吐得体,人后增强内蕴,今朝我少年必在自强不息中收获精彩人生。

丝路驼铃 驶向和平

广东考生

漠北之雪带来朔方的问候,江南的风吹来南方的祝福,这是我站立的黄土,这是我自信的中国。此刻,这个高速发展加速快进的中国,在驼铃的轻响中,在高铁的轰鸣中,载着无数国人的荣光和梦想,驶向和平远方。依我所认识的中国,让我为她赋上21世纪的关键词——一带一路、高铁奔驰!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英国“脱欧”昭示着全球旧秩序的岌岌可危,特朗普的新政则拉开了新时代不确定性的帷幕。而就在此时,远古的丝绸之路上再次响起清脆的驼铃。中国携手沿线伙伴,为干旱的大漠汇入一缕缕甘泉,各国积水成渊,汇聚成一条和平与发展之河,为热浪侵蚀的沙漠送去清凉。一带一路,是中国21世纪战略中的重要一步,我们背负着“复兴中华”这一沉重却坚定的理想,在国家棋局上走出“新丝路”这至关重要的一子,这体现了中国作为有责任有担当大国的和平崛起,更是对“永不扩张”诺言的庄严履行。一带一路,惠及的不仅仅是中国,更多发展中国家从中获益。发展本国。兼顾他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一带一路是中国战略,而高铁则是承载一带一路计划的载体。中国高铁,是“中国创造”技术“走出去”的世界名片。极高的速度、可靠的安全性、尖端的高新技术,都彰显了中国不再受困于“国际流水线”的决心,以及为国攀登“微笑曲线”上游的斗志。一带一路的基本办法是通过扶持周边及沿线国家,大力兴办基础设施来促进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高铁正是兴办基础设施的不二之选!于是,一条条钢铁巨龙在非洲、亚洲的版图中飞驰,在新丝路上行驶……这一条条高铁,带动的不仅是各国经济的飞跃,更是各国文化的交流、政治的互信。一支支铁轨,让远在天边的人们握手拥抱,一个个“子弹头”列车,划过黎明的曙光,为沿线的人们带来新的机遇。新丝路上飞驰的高铁、华夏版图内交错的高铁,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我所认识的中国,是拥有千年文明的华夏古国,而这个古老的国家,正躬逢着属于她的大时代。这是她艰难转型的困难时期,却也是她高速发展的飞跃时期。我所认识的中国,由每一个国民个体所构成,我们为高铁经过的每一段路程而骄傲,为新丝路上每一次中国担当而倍感荣光。这是自信的中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和平高铁,驶向发展未来;丝路驼铃,摇响自信中国。

月河镇的一天

广东考生

五月的月河镇已进入暖春,依旧是白墙青瓦老房子在晨光中透露着岁月抹不去的韵味,石板桥下的小河向东流去,像一条丝带环绕着月河镇。

市集上传来的叫卖声,声声入耳,各类早餐的香味牵动着早起赶集者那疲惫的胃。“滋滋”,食物在油锅里翻身,发出阵阵声响,那是杂菜香煎包,早餐的必备。“咕噜咕噜”,文火上的瓷煲里是滚着新鲜鱼片的白粥。加入几撮姜丝,洒上几粒细盐,入口满满是鱼香味。

镇上的人谁都认识谁,生得俊秀的小孩儿总被相识的阿姨们塞给各类早餐,“拿着吧,小心别饿着。”这是月河镇日常的交流,人情在早上的晨光中尽情地表现出和谐友爱。

中午,太阳渐渐高升。每家每户的厨房都准备了各式各样的食材,自家后院种的各种蔬菜都会在这里变样。切片,切丝,腌制,下锅,翻炒,调味,收汁,上盘。

每到这时候,香气又再一次散满整个小镇。门前的大黄狗都张开了口,馋得深深吸一口。嗯,有宫保鸡丁,清蒸鲈鱼,鱼香茄子,啊,还有那甜酸猪蹄。

家里的小孩这时都会帮忙摆碗筷,等着菜肴上桌,迫不及待地对家里的长辈说一句“起筷吧”,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着碗里的还望者锅里的,满脑子都在想怎样吃得最多最好吃的。

下午,烈日当空。镇里的人们躲在家里凉快。有些老人坐在树下的藤椅上,听着那收音机里咿呀咿呀的京剧,不成调地跟着哼唱,不时点点头,挥挥手,想象自己便是那剧中的人物,收复江山,气若江河。小孙子尚不懂事,摇着老人的手臂问道:“姥爷,这是什么调子?”老人笑嘻嘻地道:“小滑头,这是京剧,咱们国家的国粹。”小孙子又问:“什么是国粹,可以吃吗?”天真烂漫的样子引得老人大笑,“国粹是国家的宝贝,不能吃。”“但能听对不对?那我以后去学,学了唱给姥爷听好不好?”小孙子的一番话让老人十分暖心,抱在怀里连声称好。

晚饭后,作为娱乐活动的广场舞在小镇的中心广场开展了起来。相识的人们聚成一片跟着节拍舞动了起来。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展示着自己的舞姿,引得他人喝彩。

刚好是十五,天空中挂着一轮满月,有人家在院子里摆上一张桌子,拿出自家酿的米酒,扇着蒲扇,赏着月色。有文化的人脱口而出一句诗,十分应景。

夜色渐深,小镇又将恢复宁静,月河镇的人们在睡梦中等待着新的一天。

亲爱的外国朋友,你愿意来月河镇一游吗?它,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一碗一筷诠中华

广东考生

白落梅曾写道:“那小小的瓷碟里,竟品出了海的包容,天的旷远,地的辽阔。尝难尽的是食物千味,吃不完的是人生百态。”中华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句“民以食为天”竟令无数文人骚客、权贵宠臣、普通百姓竟折腰,不妨夹起一双木筷,从胃开始,读懂中华。

古来便有七俗:“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如今“蒸煮炒焖炖”,火的使用,让中国人的餐桌走向多元。而这,恰好体现了古人们的创新精神。倘若没有创新思维,又怎会有火苗的出现?又怎会有火种的保留?“食色,性也。”儒家先哲早已道出国人性格真谛。

食物承载的还有人们的性情。广东人好喝汤,正如广东人的性格,温润谦和;四川人爱吃辣,也恰体现了川妹子、川哥哥们的好爽直率;京城烤鸭色泽金黄,制作讲究,不正是京城“老炮儿”们谨慎机智的最好表现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酸甜苦辣咸,五味全。五味构成一桌满汉全席,菜式多样,人也多样,中国人就是如此多元。

食物上多依附的不乏中华传统。元旦吃饺子,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食物们的名称由于谐音也被用来传递美好愿景——年年有“鱼”,汤“圆”团圆……这些都体现了先人们卓越的智慧以及虔诚的美好祝愿。

然而,正如《月亮的六便士》所言:“任何硬币都有正反面。”在食品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其背后透露出的一些弊端也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不知从何时起,三鹿奶粉开始代替了三聚氰胺,红心鸭蛋成为了苏丹红浆液的代名词,虾不只是虾,而是注胶虾……渐渐地,人们谈“食”色变,浮云蔽目,食物难辨好恶,这正折射出今日中国个别商家眼里唯利是图,罔顾他人安全,实在是“利欲催人万火牛”,悲哉!

所幸中华民族没有放弃抵抗。食品监管力度的加大、有关法律的出台、执法程序的严格……均在扼杀着不良商家的坏念头。最终,蔽目浮云将被吹薄,也不再会因为“不见长安”而发愁了。

装盛中华美食的瓷碗,素胚勾勒出细致纹路,碗身描绘艳丽的花,这是中华民族千年手艺传承,历史沉淀;夹食中华美食所用木筷,竹香仍溢,挺直坚韧,恰如中华民族性格刚直正义,不阿不谀。

中华美食折射的,除了文化还有人性;烹饪方式的改进始发于人们的创新思维,源起于人民精益求精的追求;“纵有安全小隐患,重典治理安人心”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责任心之强大。捧起一碗,执起一筷,于色香味俱全的中华美食中,歆享中国特色中国味吧!



本文地址:https://blog.wuliaowang.cn/post/69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su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