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二 文化输出 交流互鉴
主题词 文明 输出与引入 交流碰撞 动画《哪吒》
名校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加坡媒体 AsiaOne网站报道称,自1941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问世后,中国的动画家们一直从中国的神话故事中汲取灵感。近年来,中国的动画电影产业推出了几部根据中国经典神话故事改编的热门电影,如2015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6年的《大鱼海棠》和2019年的《白蛇:缘起》。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指出,中国神话给了中国动画电影以启发。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曾小卉表示,《哪吒》的成功表明,受中国神话启发的动画电影是一种新趋势。
其实不只动画片,诠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影视作品近年来也频出爆款。例如,今夏大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便用镜头语言还原了“大唐美学”,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与厚重。
读了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触动与思考?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预测分析
作文其实是语文学科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最全面、最集中的一种方式,语文基本功方面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剪裁;语文核心素养方面:思辨能力、人文情怀、理想情操等。一句话,作文的考查能充分体现国家层面“立德树人”的理念,语言文化层面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与热爱,进而彰显汉语言文字的魅力。“立德树人”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既有文化基础,又能自主发展,还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从高考命题专家的角度来看,引领学生关注社会时代,关注民生发展,关注自我成长,关注人与自然,关注传承创新等等这些充满人间烟火味的东西,这才是“大语文观”,才是“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即语文”的辩证命题。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旨在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和文化认同意识。题目中的背景材料是一些背景事件叙述、举例,以此引出材料论述的观点、结论。考生需要抓住这些表示观点、结论性的关键语句,因为这些就是立意的方向。例如本则材料中的这些语句:“中国的动画家们一直从中国的神话故事中汲取灵感”“中国神话给了中国动画电影以启发”“其实不只动画片,诠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影视作品近年来也频出爆款”“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了中传统文化的精妙与厚重”,审读这些语句就可得出作文的立意:“如何诠释优秀传统文化,让观众切身感受到其魅力”。
方向透视
认真分析材料,便可看出材料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新加坡媒体、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一致认为中国神话给了中国动画电影以启发,中国动画电影一直从中国神话故事中汲取灵感,且是一种趋势。在这个真实情境基础上,材料延展出第二层含义:“其实不只动画片,诠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影视作品近年来也频出爆款”,这说明命题者引导考生探讨的并不局限在动画电影与神话故事二者的关系上,而是要去探讨如何来诠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是影视作品,也可以是其他内容,这是考生写作的情境限制。脱离情境只谈传统文化的魅力则是跑题立意。
考生的触动和思考一定要围绕上述材料,而不能凭空生发。要谈到材料对自己的触动并进行思考,这就需要考生从动画电影及其他影视作品的角度去思考究竟该如何来诠释传统文化魅力,或者说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该以何种形式面世、传承。考生写作时要围绕这一任务深入论证。
从“成功”“趋势”“爆款”等词中都可看出命题者对这些动画及影视作品的肯定,说明这些作品很好地诠释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命题者鲜明的价值判断限制考生的论证方向只能是如何诠释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不是探讨一些影视作品如何歪曲文化、篡改历史。
如何诠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可谓见仁见智,通过何种形式诠释?为何要通过媒介来诠释传统文化魅力?如何找寻到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诠释、传播传统文化才能让观众感受其中的厚重与精妙?……总之考生立意角度是自由的,但立意时要抓住“如何诠释”这一关键词,不可丢弃关键词只谈传统文化的魅力。考生在论证时,选取论据的角度是开放的,诠释传统文化魅力形式多样,影视作品、音乐、书法……到底选择什么作为论据,全凭考生个人储备及对当今媒介的了解程度。此外,以这种形式诠释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意义,考生立足点不同,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也就不同。考生可写议论文,围绕立意具体论证;也可写记叙文,在叙事中抒发感想,阐发观点,叙中带议。
立意参考:
1.感受魅力也需“借式”。
2.讲好中国故事,诠释文化魅力。
3.在创新中诠释传统文化魅力。
4.诠释文化魅力 传播中国声音。
范文展示
诠释文化魅力 传播中国声音
电影《哪吒》从中国神话中获得灵感,受到启发,荧屏热映;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使用镜头语言还原了“大唐美学”,收视新高。这些影视作品运营成功的同时,也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与厚重,可谓双赢。将传统文化与其他媒介融合起来,以全新的形式“包装”文化,让传统文化鲜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诠释文化魅力,传播中国声音。
诠释文化魅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要有创新思维,赋予其新形式,而非静守,否则传统文化只能是“听说”。就像莫高窟在很多人口中不过是几个山洞,清明上河图也不过是人们眼中的一幅巨幅画卷……优秀传统文化只能成为历史课本里一串模糊的插画。殊不知,那敦煌是无数能工巧匠穷极一生的心血,七百洞窟,三千彩塑,这一切都值得人们膜拜;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都城繁荣的见证,是画家张择端苦心经营的国之珍宝。其实优秀传统文化是需要“被看见”的,需要走进人们心里,文化不能自我抬高姿态,文化首先要被大量的人看见,要有大量的人参与,要由大量的人继续去丰满、去热爱,这样它们才能更有生命力。
我们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新包装”时,要善于借助新媒体等媒介。
我们要善于借助新媒体等媒介赋予文化以新意与活力、情感与温度,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与受众之间形成互动、实现对话、促成理解、建构共识,从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所承载的精神意义、价值观等获得广泛共鸣。就像中国古典诗词,若非专业,人们恐难与之靠近。但如此文化,束之高阁,实为可惜。传统文化只有重新焕发魅力,进入寻常百姓家,被大多数人看见,才能成为力量之源、精神支撑。于是我们看到了用心之作《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经典古诗词配上流行乐,用歌声诠释诗词之美。方式复古,耐人寻味,让人们眼前一亮,心中一喜。曾经深奥难懂的诗词变成了人们口中吟唱的天籁之声,诗词变了样,却被更多的人听见、看见。
传统文化只有“鲜活”起来,与时代融合,才会焕发新的魅力。
2013年,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发现,台北故宫推出了一款印有“朕知道了”字样的纸胶带,作为纪念品售卖,并意外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于是北京故宫开启了故宫文创之路。每一个创意的背后,都是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古典与现代之美的碰撞,当然这一切不也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其魅力的诠释?文化被人们看见,传统散发魅力,这才是我们当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敬意、担当,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用心讲好中国故事应有的姿态,如此方可传播中国声音,让文明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以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然而新时期我们应如何诠释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颇值得我们深思。